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文化部落 >> 正文

《兰亭序》究竟好在哪里?

2016-06-10 10:30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张国宏 浏览:40123032
内容提要:《兰亭序》是王羲之晚年书法的典范,也是其巅峰之作。

 

全新气象,书圣杰作

《兰亭序》究竟好在哪里?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被后世誉为“天卜三大行书”,《兰亭序》更被誉为“天卜第一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震烁千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历史上没有一件书法作品能与《兰亭序》相匹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书法家都是从《兰亭序》中汲取营养。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这《兰亭序》究竟好在哪里昵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其他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书法的巨大影响和卓越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王羲之通过艺术手段使汉字的真、行、草三体形成了独立机制。从师承看,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得益于带有隶意的前辈书法,而他的贡献却是基本清除了点画、结构和章法上的隶书痕迹,把楷书和行书推向成熟,使中国书法出现了历史的转折。其次,王羲之将真、行、草三体高度艺术化,使之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根据当时东晋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意趣和思想感情,将汉魏以来的书风由凝重质朴转为流丽遒劲。

中国书法史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变革的历史。汉末魏晋正处于隶、草、行、楷各种书体的演变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王羲之抓住了书法发展的脉搏,推动了字体的突变。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它既需要历史机遇,更需要超人的智慧、非凡的勇气、杰出的创造力。所以,当王羲之将自己的艺术活动与时代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时,就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比的成果。

行书是东晋时期的主要书体,从流传至今的实物看,也以行书居多。以王羲之为首的东晋书法家把行书作为一种能恰当地表现自己精神哲学和性灵内涵的书法形态,并使其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兰亭序》就是其中一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行书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王羲之主要有两个贡献,即“去隶化”与“雅化”。

行书形成于汉末,它的形成有两条不同的渠道。其一是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这是一种在民问流行的非隶非楷亦非草的简捷的手写体厂其二是隶书演变成楷书之后,由楷书简捷流便写出来的书体。这样的演变决定了当时的行书有浓厚的隶意,字形也往往带有横向取势意味。王羲之的早年墨迹《姨母帖》就是这种情况。这件作品带有隶意,显得端庄凝重,古雅质朴,但与王羲之后期的行书相比,显得过于平正,缺少变化。可见,王羲之的早期书法并不出众。虞和《论书表》称:“羲之所书紫纸,多是少年临川时迹,既不足观,亦无取焉厂”

王羲之从中年开始创立新体,以自己的创作天赋改变原有的书写法则,变古之质为今之妍,隶书痕迹基本消除,形成了一种俊逸、雄健、流美的书风,王羲之也因此确立起了书坛领袖的地位。当时的庚、希仔、谢、王等大家族中书法家众多,都参与了这场变革,但是各有弊端,或过纵,或粗糙,或拘谨。因为历史久远,资料短缺,我们可以从王羲之堂叔王导的《改朔帖》中,感悟一些当时粗糙放纵的写法。民问流传的书法则更为随意粗糙,比《兰亭序》早七年的《李柏文书》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由此可见,在当时,对书法确实有雅化的迫切需要。

《兰亭序》是王羲之晚年书法的典范,也是其巅峰之作。南朝梁陶弘景《论书启》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九年中者。”虞和《论书表》也称:“羲之追其末年,乃造其极。”《兰亭序》书于永和九年可见王羲之的书艺确实是在永和年问才日臻精妙的。

关于《兰亭序》的创作过程以及其流传的种种传说,前人已经写得很详细,在此不赘。值得强调的是,现在我们看待王羲之的书法,其已然属于经典之作,但在东晋时期,“王字”乃是全新的佳构。王羲之完全是靠创新来确立自己的书坛地位的,他那种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