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赏雪台 >> 名家视点 >> 正文

许锐锋:评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祭》

2016-04-29 07:0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许锐锋 浏览:40599648
内容提要:帝王有没有祭祀过大沙漠,历史上鲜有记载。但今日西部文学的领军人物雪漠,却以文学的形式对大沙漠进行了庄严的祭祀——这就是《大漠祭》的问世。

 

许锐锋:评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祭》

 

文学的真正价值,就是忠实的记录一代人的生活,告诉当代,告诉世界,甚至告诉历史,在某个历史时期,有一代人曾经这样活着。

                             ——雪漠

 

一、《大漠祭》解读

《大漠祭》写的是甘肃凉州(今武威)地区一个叫沙湾的村子里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故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戈壁沙漠,人迹罕至,一片荒凉。这正是浩瀚大沙漠的典型写照。由于中国西部地势不断上升,干燥气候不断扩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戈壁沙漠的特殊地貌,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干燥缺水,植物稀少,流沙肆虐。

《大漠祭》之本义就是:祭祀大沙漠。

祭字,是一个会意字。其左上部为月(肉),其右上部为又(手),下面的示表示古代的神主,合起来表示手持肉祭祀鬼神。

古人祭祀分为大祭、中祭和小祭。大祭祭天地,中祭祭宗庙,小祭祭五祀。五祀之一就是祖宗。古人是把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当作图腾和神灵来崇拜、来祭祀的。伏羲据此创立了先天八卦,并以这八种自然现象作为八个纯卦的卦名。

历史上,自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封禅作为国家大典。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都曾多次登临泰山、嵩山等隆重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活动,祭天以报天功,祭地以报地功。

帝王有没有祭祀过大沙漠,历史上鲜有记载。但今日西部文学的领军人物雪漠,却以文学的形式对大沙漠进行了庄严的祭祀——这就是《大漠祭》的问世。不过,今人祭祀大沙漠的供品不是为祭祀而宰杀的牛、羊、猪、鸡等牲畜,而是沙湾人那一条条人命:引弟、五子和憨头……还有像白福、瘸五爷、毛旦、狗宝等等一个个活着的“死人”。毫无疑问,他们才是祭祀大漠的真正的“牺牲”品。

《大漠祭》之本义就是:祭祀大沙漠。

逶迤的祁连山,浩瀚的腾格里,构成了巨大的磨道。生活在这里的一群活着的“死人”,就自然成了大漠祭的牺牲品。他们无力走出磨道,只有在这个磨道里仿佛梦游似的转圈圈,年复一年,没完没了,一圈又一圈转了上千年,仍在继续转……                   

二、《大漠祭》启示

产生于西周时期、距今约三千年以前的《诗经》中有这样一段名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艰苦)”《诗经.小雅.北山》。如套用现在的话说,当是“普天之下每寸土,没有不是王的地。四海之内每个人,没有不是王的臣。大夫分配总不公,我的差事苦又重。”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反映等级森严下的劳逸不均。既然都是王土和王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分三六九等,会有如此偌大的差别呢?

但是,几千年以来,恰恰是诗句中最核心的部分—“总不公”,被人们轻而易举地忽视了……

直到三千年后的今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凉州,还有一群生活在“不公”条件下、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人们。还我公道!救助他们!雪漠在《大漠祭》一书中发出了类似的异曲同工的呐喊——呼唤普天之下存在的严重不公,呼唤天堂、地狱般的人间不平!尽管是众所周知的地理条件所致,但是,作为王者(历朝历代的士大夫、国家的管理者和政府部门),难道千百年来竟是如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不思改变吗?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复杂的社会历史特征。雪漠的独特眼光,就在于他正视并写出了当今西部农民的贫困与落后,正视并写出了当今西部农民的不均和不平,正视并写出了当今西部农民的无奈和挣扎,实现了他很早就想为西部农民写一本书的初衷。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相当重视。据世界银行的描述性解释,贫困就是这样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状态:贫困就意味着饥饿,意味着没有栖身之地;贫困就是缺医少药,没有机会上学也不知道怎样获得知识;贫困就是失业,害怕面对未来,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贫困就是因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而导致儿童生病甚至死亡;贫困就是权利和自由的丧失。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他们每天的收入仅仅1美元。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其中,因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中国最穷困的人口生活得怎样?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游离于很多人特别是都市人的视野之外。雪漠写作《大漠祭》的巨大作用,就在于他写出了中国最穷困人口的现实生活,扩大了更多人特别是领导人的视野,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扶贫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脱贫,向全国、向全世界立下了扶贫攻坚战—决战决胜的军令状。在关注贫困人口扶贫脱贫的进程中,《大漠祭》率先吹响了“集结号”,普度众生,功德无量!

这就是文学作品应有的社会意义和普世价值!

这就是《大漠祭》给世人的郑重启示和深远影响!

 

三《大漠祭》断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凉州词》,使古凉州名垂青史、万古流传。

凉州,州、卫、府名。西汉置(汉武帝),民国废(1913年)。史称前凉、后凉、北凉、西凉。辖境相当于今天甘肃武威、金昌、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地处河西走廊东部,左倚祁连山,右傍腾格里沙漠。这里干旱少雨、地瘠民贫,绝对属于贫困人口聚集区域,是被生活在内地富庶人口区域的人们差一点遗忘了的偏远角落。西部作家雪漠在小说《大漠祭》中所描写、所展示的正是这一带人们的生存现状。

书中写到了西部农民的贫困,写到了旱灾、干渴、饥饿,写到了农民与大漠的抗争、与命运的抗争。读了书中关于抓计划生育的夜半砸门、抓人,育龄妇女光着身子越墙而逃的描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鸡犬不宁、人心惶惶的惊恐场面;读到由乡上干部带头、由派出所、司法所、法庭联合组成的催粮队上门摧交公粮的描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鬼子进村大扫荡;当读完憨头患病、住院、治病、手术,将借来的救命钱全部花光仍不治身亡时,我们的心情沉重的好似压上了千钧磨盘。憨头的病,对于家人来说,是个灾难。可对于医生来说,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病历标本,是一个能带来财富的顾客而已。只因为没给医生送钱,医生竟然在没打麻药的憨头的肚皮上拉开了七寸长的口子。这时的医生和屠夫还有什么两样?难怪医患矛盾之深已经到了不可救药、无可调和的程度!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势在必行,任重道远。令人欣慰的是,“新农合”正在实行,“大病统筹”正在落实,农民看病难或因病致贫的状况有望得到遏制。特别是国家最近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生育,这对改变老龄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缓解社会矛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距离《大漠祭》在上海出版六年之后,中国于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大快人心事,取消农业税。仅此一项,即可减轻全国农民1300亿元人民币的负担。自此,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国土上,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得以取消。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创举,得民心、顺民意,即使给100个点赞也不为过!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