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报刊 >> 《大手印》杂志 >> 第一期 >> 正文

古之草:《白虎关》:“善”的传递与弘扬

2011-03-17 14:30 来源:雪漠文化网 作者:古之草 浏览:60567446

《白虎关》:“善”的传递与弘扬

 

作家雪漠在《白虎关》(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塑造的“老顺一家”是中国西部农村很普通的一户人家,就在这一家人身上雪漠挖掘了隐藏在人性中的真善美,这是人类文明自古以来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更是灵魂的滋养和心灵的向往。这种“善”的精神以质朴、无华、特有的形式存在着,它隐含在民间和俗众的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喧嚣的主流声音给边缘化了,是一种有待于挖掘、研究、弘扬的隐文化。所以雪漠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素质,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诗意的能力。这诗意,或是人物,或是故事,或是生活画面,或是一个世界。”

只要人类存在,世界上的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苦难与幸福、希望与绝望等都在时时刻刻上演着。但不管外界恶的势力多么嚣张,黑暗多么漫长,苦难多么沉重,光明又是多么的稀少,都无法剥夺一个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时代不管怎样地喧哗和浮躁,总有一些清醒的灵魂在高昂着。

小说中“老顺一家”是善的坚守者和捍卫者,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承载了一种精神,每个人的人生观、梦想追求、命运轨迹等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用整个的生命诠释了人类文化中最为珍贵的东西。小说中多处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深刻的寓意,如在沙漠中一直伴随兰兰和莹儿的马灯,马灯是老顺身上的“零件”,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善”的光明。小说中写到:“兰兰已点了马灯。那团光晕虽小,但光总是光。有光就好。莹儿想,自家的盼头不也是生命的光吗?它虽然小,但没它,生命就黑成一团了。”这微弱的光明给她们带来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让她们摆脱了豺狗子的围袭,驱赶了孤独和恐惧,战胜了厄运,升华了自己。又如那个凄风寒冷的雨夜里,她们再次点燃了马灯,也点燃了唯一能点燃的东西。“马灯真好。那热虽然很有限,但总是热,姑嫂俩弯了腰,边为马灯遮雨,边烤起‘火’来。”她们之所以能走出流沙,没被寒风阴死,就因为了那马灯,“善”的力量一次次让她们战胜了黑暗,包容了恶,成为光明的火把,照亮了周边的一切。

时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频临淹没的边缘,像《白虎关》中写到的凉州贤孝、西部民歌、香巴噶举文化及那些已如风中残烛般摇曳的民间“善”文化。白虎关这一淘金地也极具特殊的意义,象征了经济大潮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割裂与衔接,冲突与迷茫,这也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善”有小善、中善、大善三个层面。雪漠在《热血厚土》一书中这样诠释“善”:“小善层面是物质,中善层面是精神,大善是灵魂和信仰的层面。大善,就把这种物质的、精神的,变成一种文化和信仰,文化可以传承,可以信仰,不求回报,这才是人类文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大善心,做大善行,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善家,大善无我,善行天下。

对善恶的剖析及思考雪漠在《白虎关》里借助于各类事件叙述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如猛子和北柱在掘双福家祖坟时的一幕,从他们的对话中就能反映出两人对善恶标准、人格尊严、道德价值等种种的心理变化及认识,他们代表了生活中一些人真实的想法。在掘坟的过程中,猛子慢慢醒悟到双福发财并不是祖坟的原因,而是心的问题。但北柱却善恶难分,愚昧糊涂,“钱”严重扭曲了他的心灵,对道德、良心、人格等形而上的东西视而不见,眼光限于既得的小恩小惠,其需求仅仅停留在动物的层次上,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双福发财之后回到家乡出资捐建学校,表面上看似是“善事”和“善行”,但实质上是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私欲的“伪善”,最终还是在强奸女学生这件“小事”上败了。

人性都有善恶的两方面,人的心也有真妄两面。趋向真心,趋向善的时候,人的心自然就趋向了高尚和完美。相反的,如果滑向了恶的一面,人的堕落和毁灭也是极快的。小说中的月儿和菊儿就是很好的例子。月儿曾受人欺骗患上了“杨梅大疮”,但她嫁给了猛子趋向了善的一面,自然升华了灵魂,净化了心灵。“洗头妹”菊儿掉进污泥中却浑然不知,即使面对猛子这一“善”的化身时也没有阻止她毁灭的脚步。这完全在于每个人的心,如果心不改变,命运是不会改变的。

又如小说中写到莹儿的“前行”,她再次被家人当做“商品” “卖”给屠夫赵三,揭露了在贫穷的挤压下,在很强很坚韧的世俗力量下,父母对儿女的“爱”与“善”也出现了严重的曲解。在莹儿妈眼里,莹儿仅仅是“商品”而不是“人”,代表了那些被“异化”了的灵魂。猛子妈是让莹儿打腿软的“恶”婆婆,很“残忍”地赶莹儿离开婆家再嫁,猛子妈这样做也是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但其本性还是善良的,她后来对待身患“杨梅大疮”的月儿却亲如己出,积极地为月儿抓药治病, 这就是善力量的召唤,善力量的回归。月儿在自焚前留给猛子的信里写到她很感激婆婆,说那些钱的真正用处,是她有了另一个“妈”。

这就是善与恶的转化、较量和渗透,善与恶是相对而言地,再如《白虎关》中的双福女人,以前她对双福 “恨之入骨”,天天诅咒他“败”。双福一旦真出事了,她又表现出了惊人的大度和宽容。双福不管怎样的跋扈和嚣张,关键时刻还是把最重要的“名单”交给了自己的女人,只因为双福女人还是靠得住的人,那靠得住的永远是一个人的真、善、美。正如猛子想到的:“看来,世上无永恒的亲仇。事过了,境迁了,啥都会变的。”这就体现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的传统美德。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于善恶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倾斜和颠倒,其价值观和人生观越来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社会到处弥漫着善恶不分的局面,很多所谓的成功都是通过恶的手段或者“化学脑子”来获取的,人们也习惯了这种成功的判断标准,很多人对此 “成功” 趋之若骛,于是恶的东西就乘虚而入,急剧膨胀,在这样不良的环境熏染下很多人堕落迷失了,沦为欲望的傀儡而欣欣然,这就是“集体无意识”。因此雪漠说:“我们需要警醒这种‘集体无意识’,保持一种警觉,发现恶的风气在抬头的时候,我们就要大力弘扬。哪怕这种弘扬,只能发出萤火虫这样的光明,只要萤火虫所在的地方,就消除了黑暗。如果有一个火把,火把所在的地方,就有了光明。不断地点燃,不断地传递,一个一个,一代一代,善的力量在这里。火把不可能把整个世界照亮,但可以让人们看到方向、看到光明、感受到温暖。别人就会走向这个光明,这就是希望。”

《白虎关》这部小说渗透了宗教的精神,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小说深挖了真善美,弘扬了真善美,当今时代,太需要这种精神了,“善”文化只有在人类的灵魂深处扎根,成为一种信仰,不断地传递下去,才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主流文化。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