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最新版 >> 息羽听雪 >> 名家视点 >> 正文

郑长忠:安心的智慧

2023-12-09 10:09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郑长忠 浏览:6143907

 

安心的智慧

郑长忠(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

前两年,经友人介绍,知道了雪漠先生。此后,我接触了雪漠先生的许多作品,在读其著作、听其音频、看其直播过程中,常有“心心相印”的感觉。

前几天,接到出版方通知,说是雪漠先生的《世界是心的倒影》,要在美国再版,希望我能写一篇评论性文章,作为书的一部分。对此,我十分突然,因为我是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对于文化领域没有多少研究。不过想一想,可能也对,让一个门外汉来写,也许比较不受成见污染,可以谈出一些真心感悟。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再次阅读雪漠先生的《世界是心的倒影》。随后几天的阅读、写作、走路和生活,我不断实践和参验雪漠先生在书中所讲的观点、方法和境界,似乎又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因此,我就将这些学习心得写成文字,求证于雪漠先生,请教于各位方家。

一眼千年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在公元前8至前2世纪这六百年间,印度、中国、古希腊、伊朗和以色列地区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由他们提出或在其手中成形的思想观念,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两千多年的走势,并对随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于是,雅斯贝尔斯就将这一现象称为“轴心时代”。

为什么“轴心时代”这些伟大思想家能够提出如此有影响力的思想呢?我想,一定有其必然性的。

经过漫长发展后,人类理性和实践不断获得发展和跃升,相对来说,这些地方有着较高文明因素的积累。到了“轴心时代”,这些地方都进入到一个旧的形态已经崩塌而新的形态尚未形成的历史断裂期。

这就需要对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根本性追问和回答,进而起到总结过去、开启未来的作用,同时,人类精神到这一阶段,也已经成熟到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于是,人类精神之光,就在此历史断裂之处,从这些地方的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中闪耀而出。

基于不同地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等差异,这些伟大思想家,既对人类根本问题进行了回答,又存在着各自的视角和体系。

这些问题是如此之根本,而这些回答又是如此之智慧,因此,这些思想家的目光,就产生了一眼望穿千年的效果,其思想对人类、对文明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佛陀,就是“轴心时代”印度地区的伟大思想家。作为一种东方智慧,他的思想不仅属于印度,也属于世界;不仅影响东方,而且影响全球。

佛陀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一眼千年”的现实效应,除了其思想伟大之外,还因为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许多后人,结合时代和地区特点,进行发展和解读,从而产生现实影响。

《世界是心的倒影》,就是雪漠先生根据现代情形,对佛陀思想的一种通俗解读。正如雪漠先生自己所言,本书是对这一古老智慧的通俗表述和阐发,是对佛教出世间智慧的最形象的一种世间法表述,既是智慧的眼光和角度,也有许多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方法。

千年一心

雪漠先生是从怎样一个问题进入,对佛陀思想进行解读呢?那当然是从现代人最困惑和最苦恼的问题着手的。

雪漠先生在序言里写到:“当焦虑与迷茫成为时代情绪,我们对‘自我’的审视和对‘现实’的反思已经迫在眉睫。”“本书对于那些时时为痛苦所困的人,有着别的书籍不能替代的妙用。在我们整个群体都陷入热恼和焦虑的当下,它无疑是一剂智慧的良药。”

为什么会痛苦呢?为什么会热恼、焦虑和迷茫呢?

其实上,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现代人才有的,古代人也有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只要是人,都会面临的。正是这些问题的困扰,作为尚未成佛的乔达摩•悉达多才因此而出家,希望通过修行,寻找答案。

然而,参悟之后,佛陀却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生,其本质就是苦的。面对如此一个残酷的现实,难道就没有根本解脱之道吗?

佛陀告诉我们说:“有!”

根据佛陀思想,答案是:“解除痛苦的关键在于对人心本质与世界实相的洞察。通过了解世界的真相,我们开始放下执著和幻想,并在当下得到无条件的快乐和自由。”雪漠在书里写到。

由此看来,解除痛苦,关键在“心”!

只有深入了解了心,并对心进行有效训练,就可以做到心安,就可以得以解脱!

那么,“心”又是怎样的呢?又该如何“安心”呢?

在《世界是心的倒影》里,雪漠先生根据佛陀思想,结合现实问题,对此进行阐释和说明。

心之妙用

人为什么会痛苦呢?因为人有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欲望,就希望得到满足。而欲望又会不断发展,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有的还会迁怒于人,产生嗔恨之心,于是,就有了各种痛苦和烦恼。其中,最大痛苦就是面对死亡,面对自己死亡,面对亲人死亡。

然而,肉体又无法永生,人不得不死,这是一种根本的“求不得”。死亡意味着消失,意味着无常,这是人们所无法接受的现实。因此,雪漠先生就直面这一根本现实,从“世界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作为开篇,来解读佛陀的智慧,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变的真相”。

在佛陀看来,“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是无我的,是无常的,但因缘聚合之后,就会示现出各种现象。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便是因缘聚合的,当然又归于空性,是无常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只是自心的显现。万法唯心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在现实中,我们还是能够处处接触到真实存在的东西啊?是的,不过它们虽是真实的存在,但只是短暂的现象,包括作为人们所在意的“我”和生命,都仅仅是“缘起的有”。变化,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在变化过程中,因与果之间,一环扣一环,不断流转,不断循环。这就是佛教所谓的“因缘”,这就是世界的运作、世间的变化不停的原因。

人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将“缘起的有”看做是“永恒的有”。然而,真相却是没有所谓“永恒的有”。对于这一真相,人们或是没能看清,或是不愿看清。于是,我们就只能在不适应失去和变化中,不断陷入痛苦和烦恼。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没有“永恒的有”,就不在乎“缘起的有”了,那么,他们也体会不到幸福和快乐。

那么,正确做法又该如何呢?

既要观现象,又要观因缘,如此,就能看开了;既要观因缘,又要观现象,如此,就能珍惜了。这也许,就是所谓“随顺因缘”吧?

总之,痛苦是因心而起,解脱也是由心而至。

万念归真

既使从理论上知道了痛苦的原因和解脱的方法,在现实中,我们还是常常会被各种情绪和痛苦所困扰,还是无法做到“安心”。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呢?

雪漠先生告诉我们说,这是因为我们尚未“发现生命本具的宝藏”。一旦我们发现了,并让其发挥作用,我们就能够“找到你真正的敌人”,就能够做到“生命因智慧而改变”。于是,这颗不安而痛苦的心就可以得到调伏,人们就能够因此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那么,“生命本具的宝藏”究竟是什么呢?雪漠先生认为,就是佛家所说的“本元心”,也叫真心。问题在于,我们又如何觅得真心呢?

雪漠先生认为,你首先必须向内看,关注自己的心灵。“唯有如此,你才能发现生命本具的宝藏,获得一种解脱的智慧。”这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本有智慧,就是真心。“真心一直伴随着众生的心性,没有间隔也不会有断续,只不过大多数人不能认知它而已。认知它的时候,真心就显现了。”

“真心就像太阳,它虽然不具备太阳的热量,但却能照亮个人心灵的暗夜,使人们告别所有的迷惑与茫然,洞悉生命真相,找到人生的方向与活着的意义。正如打开窗帘,让明亮的阳光投入漆黑的屋子里一样,明心见性的那个刹那,一切都会变得清清楚楚、明明朗朗。明心见性,就是开悟,就是认知真心、见到空性。”

不过,明心见性却并非是一件易事。因为,真心总是被遮蔽着,被妄想和杂念所遮蔽着。于是,这些妄想和杂念就成为了我们的“敌人”,成为了我们发现真心和运用真心的“敌人”,成为了我们走出烦恼以实现自由的“敌人”。因为,我们常常“以妄为真”,我们常常为杂念所扰。

然而,让我们遗憾和惊讶的是,这些妄想和杂念,也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所产生的,实际上,就是心的另一种面目,只是它的名字叫妄心而已。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说痛苦和解脱都是心的作用,所谓“心之妙用”。正是基于此,我们也才有了“去妄归真”的根据。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妄归真”呢?

从理论上说,就是“既要观现象,又要观因缘”,即“随顺因缘”。从实践上来说,就是要设法止息无穷无尽的妄想和杂念,真心就能够得以显露。

然而,止息妄想和杂念,又谈何容易啊!

于是,根据佛陀的智慧,雪漠先生告诉我们说,在操作上,通过专注于每一个当下,你就可以让万念归真。因为,专注于每一个当下,你的心就有安住之处,纷繁之杂念,就被你专注于当下的精神力量所摄和所定,就会逐渐减少,你的心就不再被其所支配,浑浊之心思就逐渐沉淀下来,并清澈起来。

妄心止息之际,就是真心显露之时!

所谓修行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觅求真心、明心见性的过程。

真心处事

或许我们认为,万念归真的方法十分简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要能做到明心见性,却没有那么容易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知己知彼”。既要充分了解面临的挑战和困扰的问题,又要全面掌握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的对策。

对于前者,雪漠先生就在书里专门安排了一辑的内容,谈“找到你真正的敌人”。

雪漠先生根据佛陀思想,结合现代人的困境,认为在觅得真心过程中,需要认清以下若干现象,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是“认假为真”,即迷;二是“欲望与贪婪”,即贪;三是“分别心”,即执;四是“妄念的幻觉”,即妄;五是“恶的猜疑”,即疑;六是“愤怒”,即嗔;七是“傲慢”,既是慢;八是“恶友”,既是染。相应地,雪漠先生还告诉我们对治这些“敌人”的具体方法以及正确态度。

这些“真正的敌人”,作为你的妄心的体现,不是漂浮在虚空之中,而是在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做事过程中,通过专注于当下,而且还应该保持正确的方式和观念,如此,才是所谓正念。只有如此,才能既止息杂念,又克服妄想。也就是说,对真心的寻觅,不是消极等待,而应积极追求;不仅要时时警觉,还要积极向善。

追索真心,既需要了解“真正的敌人”,又要掌握具体的对策。雪漠先生在书里,安排了一辑内容,来告诉我们在觅得真心过程中改变生命的具体对策和要点。

首先,要“战胜”上述敌人而觅得真心,就必须产生“出离心”,发心以觅求真心,同时,要找到能够帮助你的导师,即佛教所谓的“善知识”来指导你。还必须清楚,觅得真心过程就是修炼自己的心的过程,就是推动心灵成长的过程,并坚信生命将因智慧而改变。

在具体修炼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时时警觉,保持清醒,不断倾听内心的声音,从而形成驾驭妄想和杂念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在专注于当下和妄念退去之时,能够于无念中保持一点灵动觉知,以契入真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要明白人生如梦,自己的执着和执着之物都是善变的,都不会永恒的;要明白你的人生,就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当下就是一切。这样,你就能够善待当下的自己和他人,就能够珍惜当下的事和物。

当你能够契入真心,你就能够做到空和明的统一。“空”就是了知无常,“明”就是做到觉醒。于是,你就能够拥有一种智慧,一种能够给我们以自主心灵、创造命运的清醒与力量。于是,你就能够积极设计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就不会虚度人生,认假成真,不会执幻为实。这样一来,你才能活出生命真正的尊严与价值,为世界带来一些真正美好且有益的东西。

如此,你就能在虚幻之中,建立起一种相对的永恒!

无言雪漠

据说,乔达摩•悉达多在经过多年修行之后,有一天他在菩提树下,睹启明星而悟道,于是成佛了。

随后,佛陀就开始向人们宣讲他所参悟到的道理。根据不同时机和不同对象,针对性地进行说法,既阐释了佛法,又解决了当时人们的苦恼。后人就将佛陀这些对机说法的内容集结起来,形成了佛经。

在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中,佛陀说法无数,然而,却认同自己“无所说”。因为任何语言都是一个手段和载体,都像是指向月亮的那一根手指,不过是为了让人看到月亮,并非就是月亮本身。无数说法,也都是帮人觅得真心、助你明心见性而已。

雪漠先生根据佛陀思想,针对现代人的困境,以其文学家的妙语、以其修行者的参悟,在书里不断告诉我们安心之道,总是担心我们没有理解,在正文之后,还增加了附录,又交代了许多内容,希望我们再“聆听智慧的声音”,希望我们能够快快参悟到世界不过就是心的倒影,快快觅得真心。

尽管,雪漠先生用心良苦,但是,这些文字毕竟只是渡船,关键还是我们自己要达到彼岸,他的言说,代替不了我们自己的参悟,也不是“真心”的本身。

雪漠先生说了许多,其实上,他也并“无所说”。

今天恰逢中国农历“大雪”节气,北半球的许多地方已经笼罩在雪漠之中了。在写作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闪现出如下景象: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写完了,我也要吃茶去。

2023128日于上海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