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聚焦 >> 精语汇编 >> 正文

《我的灵魂依怙》精读(三)

2011-05-13 05:38 来源:《我的灵魂依怙》 作者:雪漠 浏览:60757983

科学就是科学,宗教就是宗教,各随其缘,不可相混。科学重实证,宗教亦重实证,二者之实证,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人活一世,若没有对一种精神的敬畏,确实很可怜。那人衣着宝气,有靓女傍臂,热恼熏心,却不知苦,究意谁愚昧呀?还有一个人,见别人给乞丐布施时,就耸耸鼻头说:我是从来不给这般懒汉钱的。却不知那钱,既施了别人,更施你自己。你的生命和人格,就可能在无数的布施中升华。

我很敬重比尔盖茨。我之敬重,并不因他是世界首富,而是因他将几百亿美元用做慈善事业。表面看来,是他在布施别人,而究其实质,他同时也在布施他自己。布施之前,他仅仅是个大富翁;布施之后,他生命的含金量,就不仅仅是一个富翁所能涵盖了。他的生命存在,就不仅仅是从这个世界上弄到了多少金钱,更因为有数以万计者因他而得福,他的生命也得到了升华。

当你进入那宗教世界时,你会感受到许多与时下不一样的东西。你会不知不觉间升华生命,因为跟你在一起的,是一个向上的群体。当你置身于本尊的世界时,你的生命和心灵同样会有相应的提升。

阅读跟人生的所有活动一样,受多少累,便获多少益。欲悦眼眸者,只能得眼眸之欢;欲益心灵者,方能得心灵之益。

别想那遥远的俗事,别追忆那过去的风尘,更别去追慕向往,只悠然宁静了身心,去品那充盈于天地间的旋律。没有起伏,没有铺排,没有华丽,没有壮美。只有那轻盈的香气,洗涤你的灵魂,如清浪之舔礁石,如熏风之拂诸花,如清乐之悦尘世,如茶意之愉身心。别做无谓的考究,别蛀字句之精严,别问清音之由来,别察大美之何往。你只需浸淫于清净的风中,放下诸缘,无思无虑,无求无证,不究不查,无暇无蔽,浑然于清明之中,你便捉到《奶格吉祥经》的脉搏了。

在那种妙不可言的吟诵中,我一日日成长。心中的污垢渐渐消融,化为远逝的风。面对那充盈天地的圣明之乐,所有文字惨白无力。我很想从心中挖出那份觉受,塞入每位读者的胸中,可我明白,这念头,是最大的妄想。从释迦牟尼佛传道至今,万千大德或开宗,或著书,或棒喝,或厉斥,所想做的,也仅仅是传达那份觉悟。但这是世上最难的事。心灵的真诚需要真诚的心灵才能感悟。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强调要放弃对现世的贪执:古希腊宗教认为肉体仅仅是坟墓;佛陀将红尘世界喻为火宅,欲要解脱,须先出离;伊斯兰教则将世界喻为将要被收割或变成稻草的植物;印度教也将世界看成幻影。西方更有个形象的比喻: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但不要在上面盖房子。其目的,便是为了破除人的贪执。

有出离之心后,还要有出离之行。要尽可能地安居静处,远离都市喧嚣,远离恶境,多亲近善知识。环境可以成全人,也可以毁人。

有人问我,神通德行,何者为贵?我说:当然是德行。《西游记》中的妖魔,俱足神通,人见之,躲之不及。其神通越大,为害亦越大。真正的成就者,是道德成就,有菩萨之道德,则为菩萨。当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便称之为大德。此时,心有所欲,空行护法全力成办,焉用仪轨之助?

欲降伏外部的敌人,须先降伏自己的心。降伏自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慈悲,发大菩提心。

应知世上万相,唯心所造。诸缘虽异,其性本空。对同一事物,有人喜,有人厌,有人视如生命,有人却弃若破鞋,可见外相本无自性,其所有好恶皆是心之好恶。腐肉为人所恶,狗却啖之香美。蝇喜粪便,鸟喜蛆虫。世有嗜痂之徒,亦不乏逐臭之辈。如世间名利,有人视为毒鸠,躲之不及;有人却趋之若骛,不惜伤生害命,造下无穷恶业。

真正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是见地的成就,而非神通。阿罗汉等圣者的眼中,黄金与牛粪同值,大地与虚空无别,更无如法修供发胜解和愚顽难调恶业众之异。若有分别,即是凡夫。因为一生分别,便有烦恼,而烦恼是轮回之因。无漏的字,便是烦恼。

衡量密法之真假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有清净的传承。

我认为,真正的宗教,仅仅是对某种精神的敬畏和向往。它甚至不是谋求福报的手段。信仰本身就是目的。当然,我的这种宗教观只能代表我自己。但同时,宗教学原理会告诉你,我的这种宗教观可能是高层次的宗教观,因为它远远超越了世俗的功利之心,更接的近于宗教本真。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宗教经验是无可替代的,虽然它也有着宗教经验的共相,但更多个性成分。也正是因为有了后者,宗教经验才成为研究人类心灵的一个重要契入点。

所有的宗教体验最终都要表现在宗教行为上,这样的宗教体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体现行者的,同时也反映在他的上;它不仅仅是他单个人的内心感受,而且符合普遍的验证效准,这样的宗教体验才具有宗教学的意义。

在这世上,活人一世,如白驹过隙,如苍蝇飞过虚空,留不下一点痕迹的。名如水中浮沬,转瞬便成遗忘;利如过眼烟云,纵然积下万千家产,临死也带不走半文铜钱;官位更是无常,处心积虑一生,到头来仍以白衣身份入土,并不能将宰相印也带入墓去。打麻将之类,更是耗费人生之无上妙法,实在看不出对人生有何益处。那无常大鬼,把一切外现都吞个精光,不留些许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的所有修行,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种佛教精神,当你具备了那种利众精神时,你就是菩萨。藏人便将孔繁森视为菩萨,为了给收养的孤儿增加营养,他不惜去卖血;他可以用口为素不相识的老奶奶吸痰……这菩萨,并不由哪个皇帝帝敕封,或是由政府命名,而是因为他们自身具备了那种菩萨道的利众精神。那种利众的精神,会像太阳一样,一直照耀人类的灵魂。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