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大千世界 >> 正文

改变看法就能改变心态

2014-10-26 08:19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大佳网 浏览:48158825
内容提要:心理学家大都认为海德的概念令人鼓舞,因为有关人类归因的因素的知识,将极大地增大对人类行为的可预见性。

改变看法就能改变心态

一般而言,当人们第一眼看到一个漂亮的陌生女人时,会很自然地将性格温柔、善解人意、活泼可爱等特性归属于她;看到一个丑陋的陌生女人时,会很自然地将性情古怪、尖酸刻薄、不解风情等特性归属于她。同理,在公司招聘时,一般都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因为在用人方看来,男性具有坚韧、奉献、敬业、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女性则不具备。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归因现象。

一般的心理学书籍中都记载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归因现象的笑话:两个男人,一个是新教教徒,另一个是天主教教徒,同时看到一位牧师进入了一家妓院。新教教徒认为他找到了天主教虚伪信条的证据,因而抱以轻蔑和不屑的一笑;天主教教徒看到的是另一种证据,即认为他们的牧师真是心胸博大,愿意拯救任何人包括妓女这样堕落的人的灵魂,因而抱以骄傲和自豪的一笑。

鲁温和泰波特以及亨利·莱厄肯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给不知情的志愿者分派任务,一次一人,让他们从事一个实验项目。进行途中,每个被试者都会意识到,他需要在场的那个研究生和另一位新生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研究生和新生都是鲁温事先安排好的内线)。

于是,每位志愿者都向他们求助,也都得到了帮助。后来,在问及那个研究生和大学新生为什么愿意帮助他们时,大部分志愿者说,研究生给他们以帮助,因为他想帮助;大学新生也施以帮助,因为他觉得有帮人的义务。显然,这种归因不是建立在任何已知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事先理解之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早在1927年就提出过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概念,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对实际的刺激产生反应,而是在对我们认为的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产生反应。例如:如果妻子突然对丈夫不理不睬,而且动辄对他发火,他一般都会这样想:要么她心情不好,要么他做了什么对不住她的事情。

他的反应并不是取决于引起她的行为的真实原因,而是取决于他所理解的原因。海德还在这些归因之间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区别,即归因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原因,一是内部原因。心理学家大都认为海德的概念令人鼓舞,因为有关人类归因的因素的知识,将极大地增大对人类行为的可预见性。

归因理论出现之后,认知失调理论被重新解释为,一个人将自我行为归因于人们认为自己的信仰和感觉应该如何如何。譬如,如果我不得已而迫害某人,我就对自己说,此人活该如此,从而将我的行为归因于我对他的“真实”本性的解释。“上门”现象也被重新解释为:如果我第一次给融资者出一点儿钱,第二次就应多出一点儿,因为我将第一次捐赠归因于我是一个仁慈的好人,等等。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