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赏雪台 >> 文学朝圣 >> 正文

感受苦难,不一定经历苦难——从托尔斯泰精神谈文学的终极关怀

2014-02-20 08:07 来源:《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作者:雪漠 浏览:52288241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感受苦难,不一定经历苦难——从托尔斯泰精神谈文学的终极关怀

◎观众:据我了解,那些比较有名、有深度的作家,经历一般比较波折,人生一般充满了苦难。那么,您觉得,波折和苦难的经历,是造就艺术的根本原因吗?还是说,人生一帆风顺,只待在书房里,也能完成作品的构思?对您来说,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完善作品的思想呢?

●雪漠:对作家来说,经历非常重要。哪怕挫折也罢,磨难也罢,苦难也罢,都非常重要。但是,有这种经历的人,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因为,有些人不能把苦难化为营养,反而会被它打倒。很多人都是这样。试想,网络上有那么多陷于苦难的人,包括苦难的孩子、苦难的民工、苦难的父母等等,他们都实现超越了吗?如果无法实现超越,苦难就不是他们的财富,而是他们生命中沉重的负担。

那么,如何让苦难升华,变为生命中的营养?这需要一种高于忍耐与接受的东西——向往。比如,除了经历苦难外,我们还要读万卷书,同时要守护好自己的艺术坐标、心灵坐标、灵魂坐标。有了这些坐标,守住这些坐标,生活中很多苦的觉受就会被消解,或者转化为营养。如果没有向往,守不住向往,单纯经历苦难就没有太大的正面意义,它只能让一个人痛苦地活着,最后痛苦地死去。例如,牛耕田也很苦、很累,但它永远都是畜生,不可能升华。除非它是我小说《西夏咒》中的黄犍牛,为救助一个女子牺牲自己。这时,它的生命价值就不一样了。归根结底,这种升华仍然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某种精神的向往。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东西,只懂得像牛那样一辈子劳作,或者像老虎那样掠夺一些东西,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无法实现人的价值。有了一种不同于物质的向往、一种不同于追名逐利的行为、一种心灵的需求,人才能真正地成为“人”。

作家也是这样。无论他单纯经历苦难,单纯经历生活,还是单纯读书,都不对。一个成功的作家,至少要体验苦难,感悟苦难,甚至分享苦难——分享苦难非常重要。当你发现一个苦难的群体时,要用真心去贴近他们,去感受和分享他们的苦难。这时,你才能真正理解他们,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心灵、灵魂,才能把他们写活。

在这个时代,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经历苦难,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经历所有的痛苦,比如亲人死亡、自己得绝症等等。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用一颗感同身受的心,去靠近痛苦的人们,把心的温度传递给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当你能用一颗悲悯的心理解他们时,你也就经历了苦难。所谓的苦难,其实是一种感觉。所以,不要觉得每个人都必须亲临苦难现场,或者成为苦难的主角,才能获得某种不一样的体验,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在你身边最普通的人群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把他们的生命经历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因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非常重要。

不过,历史上也有很多没太多经历的大作家,比如博尔赫斯。博尔赫斯一辈子在书斋中读书,但他也经历过苦难。什么苦难?精神世界的苦难。他在精神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迷茫、困惑,这就是他的苦难。后来他的眼睛瞎了,这也是他的苦难。然而,有经历也罢,没经历也罢,他都会成为大作家。所以,不要把成功的希望单纯寄托在某种方式上,更多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敏感、包容、悲悯,要用自己的行为积极入世,做一些有益世界、有益人类的事情。这时,你就会拥有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时代,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作家,也没必要用作家的标准衡量任何人,但我们必须有一颗作家那样的心,善于感受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如果一个人屏蔽自己的某种情感,格式化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者有意拒绝一些东西,他的生命就会失去很多色彩。

所以,不要在文学中寻找功利,也不要用功利去污染文学。文学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非常精彩,让我们通过另一种方式、另一种状态,体验一些我们无法亲历的生活。比如,某种生活和经历,将会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的艺术空间中出现。这也是人类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系雪漠20121124日上午在广州图书馆“羊城学堂”的文学演讲,根据录音整理,有修订)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