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正文

雪漠:升华是见地与行履的合二为一(下)

2013-07-08 04:08 来源:《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 作者:雪漠 浏览:56020156

雪漠:升华是见地与行履的合二为一(下)

尤其是有些人懂得了一点道理、得到了一点东西之后,就认定自己已经得到了整个世界,把人类的许多智慧、知识以及佛教中的诸多东西都全盘否定了,这种人被称为狂慧。他们口若悬河,谈密说空,却不信因果,没有定力,没有智慧,不懂忏悔,因此被称为“佛不救”――连佛都救不了。他们非常可怕,社会上充满了这种人,他们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行为上却充满了贪欲,一点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心。

我认识一个人,他非常有天赋,也非常聪明,但是他不守戒,缺乏定力,因此也难有智慧,无法控制自己的心。但他善于用道理来伪装自己,有时候还真能让一些不明白的人信以为真,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看不出他只是通过巧言善辩来使自己对他人的伤害合理化。不过,他那些看似自我保护的行为,仅仅是在将自己推向一个巨大的困境,伤害了所有真心包容他、帮助他、给他指引的人。他反而亲近那些诱惑他、欺骗他、对他唯唯诺诺的人。他的放纵,截断了自己原本非常好的一些缘分,并且让自己一直堕落下去,而且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困顿。他在为自己穿上修行者的外套同时,不断攻击、恐吓、诋毁着他认为与自己有着利益冲突的人。这样的人,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又怎么谈得上智慧与心灵的修炼?所以,能够适当地约束自己,对自己的一生来说,会有非常大的益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即便拥有了高深的见地,也不能沾沾自喜,要将见地与扎实的行履两者合一,才能使心灵与生命得到真正的升华。当我们达成一定的正见时,妄念就会慢慢被取代,正如在地里种上庄稼之后,杂草会越来越少。这时,你的生命中就会出现一种快乐、安详,长此以往,你也就离苦得乐了。

许多人之所以会做出令自己遭遇恶报的事情,不过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生活态度。如果一个人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或是守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十善,即以不贪、不嗔、不痴、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一般会非常平和,非常安详。因为,他们做事有底线,重视人格的修炼,懂得维护做人的尊严,心里也没有见不得人的秘密,更不怕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他们活得非常坦然。

我们常说,要“礼敬诸佛”。这儿所说的佛,不一定是佛殿里泥塑的佛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礼敬诸佛,就是敬畏一种伟大的精神,敬畏一种伟大的存在。当一个人心中有了敬畏的时候,他的行为上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有些人始终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以为烧高香、磕长头、只要在姿态和言语上保持恭敬,就是对诸佛的礼遇,在日常生活中却将佛的精神和佛教的戒律都忘得一干二净。比如,有的人在家里设了佛堂,天天上香,但一到外面,就抢劫偷窃。可见,他们对佛的恭敬,只是一种世俗的交易,他们只想用一种物质化的付出,换来诸佛菩萨的庇护。这种形式化的“礼敬”,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因为,真正能保护自己免遭恶报的,应该是一颗不断升华的心。反之,有些人可能跟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提“佛”字,但他们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因为他们有敬畏,也有向往,有坚守,做事有底线。如果满口的佛,动不动就说“行菩萨道”,却没有一种敬畏、向往和善行时,那些人就不是佛教徒。所以一定要有敬畏,多做大功德,俱足欢喜心。大功德就是用一种巨大的利众行为回报于社会时,社会反馈回来的一种反作用力。欢喜心与妒忌心相反,是对他人幸福及善行的一种真诚喜悦。也就是说,你不但要以利众行为回报社会,而且还要懂得欣赏和随喜他人的善行。

为什么说平时多做善事会得到好处呢?除了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反作用力外,西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不同的思维波会与相应的宇宙波达成共振,比如,痛苦会招致痛苦的宇宙波,幸福会招致幸福的宇宙波。一种叫做“吸引力法则”的观点中,专门谈到了它,但它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解释,有缘的朋友可以上网看看相关的资料。虽然不同的宗教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话语体系对此又有不同的表达,但无论怎样的解释和表达,其重点都不外乎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确实是宇宙的法则。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