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香巴文化 >> 学术研讨 >> 正文

如何修证阿罗汉道——关于业力的理论、修行和证入(2)

2012-12-12 07:08 来源:《佛学研究》 作者:吴立民 浏览:58592012

 

如何修证阿罗汉道——关于业力的理论、修行和证入(2)

 

二、关于业力的修行

 

    小乘教义既由业力而起,它一定依傍着这个因果之环而修行。

 

  依傍着这个因果之环而修行,就应有三种特点:

 

  第一,这个因果之环的体,是起于“不空”这一面的,所以他就应有一种特点,便是他一定先从“不空”的体上去修行,而后入于“空”解脱门。

 

  我们已经知道因果之环,是四大四相六因五果所构成的。在这个环的里面,四大宛然显其和合之体,四相宛然显其迁变之体,六因宛显其生起之体,五果宛然显其异熟之体,可知这个因果之环的体,实在是一个“不空”。换句话说,身业必由不空的身而起,离却不空的身,便无身业可修。口业必由不空的口而起,离却不空的口,也无口业可修。意业必由不空的意而起,离却不空的意,也无意业可修。所以我们若不从“不空”上去修行,终无离苦得乐的希望,因此,小乘教的修行,最注重在“不空”的体上。

 

  第二,这个因果之环的相,是起于“有相”这一面的,所以它就应有一种特点:便是它一定先从“有相”的相上去修行,而后入于“无相”解脱门。

 

  我们已经知道因果之环,是四大四相六因五果所构成的。在这个环的里面,四大宛然显其和合之相,四相宛显其迁变之相,六因宛然其生起之相,五果宛然显其异熟之相,可知这个因果之环的相,实在是一个“有相”。换句话说,有动身之相才成了身业,修身业者,当在动身的时候用心。发语之相才成了口业,修口业者,当在发语的时候用心。有起念之相才成了意业,修意业者,当在起念的时候用心。所以我们若不从“有相”上去修行,也无终离苦得乐的希望。因此,小乘教的修行,又最注重在“有相”的相上。

 

  第三,这个因果之环的用,是起于“有作”这一面的,所以它就应有一种特点:便是它一定先从“有作”的用上去修行,而后入于“无作”解脱门。”

 

  我们已经知道因果之环,是四大四相六因五果所构成的。你看在这个环的里面,四大宛然显其和合之用,四相宛然显其迁变之用,六因宛然其生起之用,五果宛然显其异熟之用,可知这个因果之环的用,实在是一个“有作”。换句话说,一动身即有一动身的功能,亦惟一动身才有一动身的功能,是身业必待有作,一发语即有一发语的功能,亦惟一发语才有一发语的功能,是口业亦待有作。一起念即有一起念的功能,亦惟一起念才有一念的功能,是意业亦待有作。所以我们若不从“有作”上去修行,也终无离苦得乐的希望,因此,小乘教的修行,又最注重在“有作”的用上。

 

  总括着说,这些从“不空”上修行,从“有相”上修行,从“有作”上修行的法门,便是业力的修行。

 

  但是这业力的修行的法门,究竟怎样的呢?

 

  论小乘教的修行,因着声闻缘觉的机根本不同,法门也就分为二种,如前所说,声闻修的便是四谛,缘觉修的是十二因缘。

 

  可是我现在要说修行的法门,却想以四谛为主,因为十二因缘的流转门,即是四谛中的前二谛,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即是四谛中的后二谛,只说四谛,也可以包括十二因缘。而且这十二因缘,是无师自悟的缘觉所修,即是一种特殊的机根所修,现在只说四谛。何谓四谛,谛就是圣者对于这个因果之环所见的真理,凡有四种,苦乐分明,因果显露,这可以说是从业力大道中建立的一块离苦得乐的指路碑:

 

  (1)苦谛——生死——迷之果——苦之果

 

  (2)集谛——烦恼——迷之因——苦之因

 

  (3)灭谛——涅槃——悟之果——乐之果

 

  (4)道谛——菩提——悟之因——乐之因

 

  这个四谛只是显的两种因果。

 

  一种是迷界里面凡夫的因果,他因为有二惑十使等等烦恼业为因,便得着了三界六趣等等苦果,这就是前面苦集二谛所说。我们从这二谛上面,可以认清凡夫的种种苦果实在都有一个苦因,又可以认清我们若是有了一个苦因,便一定会招得一种苦果,这便是四谛所显因果的一种。另一种是悟界里面圣者的因果,他因为有三学三十七道品等等菩提道为因,便得了三乘二涅槃等等乐果,这就是后面灭道二谛所说。我们从这二谛上面,也可以认清圣者的种种乐果实在都有一个乐因,又可以认清我们若是有了一个乐因,便一定会感得一种乐果,这便是四谛所显因果的又一种。

 

  再总合起来说,这个四谛,只是显的离苦得乐的一件事,我们第一须明了现前这个世间,莫不是苦,这在平常人一定不大相信这一句话,因为他们总觉得这个世间实在也有乐的时候,也有不苦不乐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是苦。那么,就着三苦说说,便会知道这个世间的乐也是苦,不苦不乐也是苦,何谓三苦呢?一曰苦苦:由我们的“苦受”而成,即指那些因一切苦事的煎逼而生苦恼的境界,这是欲界所常有的苦。二曰坏苦:由我们的“乐受”而成,即指那些因一切乐事的坏失而生苦恼的境界,这是欲界色界所同有的苦。三曰行苦:由我们的“不苦不乐受”而成,即指那些因一切非苦非乐之事的迁流而生苦恼的境界,这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所同有的苦。想到了这个三苦,便明了现前这个世间莫不是苦,既认清了这苦的普遍于世间,自常设法去离苦得乐,于是在苦谛之外,便须明了一个苦集谛,又须明了一个苦灭谛,更须明了一个苦灭道谛,如此,便成立了所谓四谛。谛虽有四,却都是以苦为对象,只是要离苦得乐的一件事。

 

  根据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因之有四谛说的组织,他的组织,是很巧妙的,是很精深的,是很广大的,是很真实的,所以平常称之曰四圣谛,或称之曰四真谛。

 

    这个四谛并不是空空的一种见解,实在应当依着去行,怎样去行呢?便是要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我们既认识了一个苦谛,便当去彻知这个苦;我们既认识了一个集谛,便当去除断这个集;我们既认识了一个灭谛,便当去亲证这个灭;我们既认识了一个道谛,便当去实修这个道。

 

  由此行去,一直到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便算得了阿罗汉的尽智。再进一层,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应更知;我已断集,不应更断;我已证灭,不应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便又算得了阿罗汉的无生智。可见这个四谛,实在是行的过程里面一种重要的法门,正应当努力的依着去行,若是把他只当作一种公式,或当作一篇起信文,或当作一块指路碑,空空的留着一种见解,那便不能算是认识了四谛了。

 

不过这个四谛法门,平常都只认做是小乘里面的声闻人所修,不大加以注意,况且中土多是大乘根器,自古以来,那小乘的法门便不甚能流传,因此之故,现今中土学佛的人,便都对于四谛不易有充分的认识,平常只要懂得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八个字的人,已经要算是认识了四谛,换句话说,就是他能知道这个四谛不在信解两过程里面而在行的过程里面,这自然较之那些认为是空空的一种见解的人要高明得多,可是四谛法门的行,并不能就从这八个字上面可以完全知道,这还不过是一知半解罢了,要想充分的认识四谛,还须更作进一步的研究。

 

()

 

附: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909708

 

《光明大手印》系列丛书邮购地址: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联系人:王静  联系手机:13830501212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