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的大爱&神奇的“谷神”,跟老子学做智慧父母和快乐孩子
—— 惠州读书会第三十八期亲子阅读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9月14日,不知不觉间,惠州读书会已举办了三十八期。正值九月开学季,书店里,不少小朋友或埋头写家庭作业,或坐在地板上如饥似渴地翻看当下流行的畅销书。我们现场邀请了几位孩子,他们也欣然加入了共读活动。

在领读人马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精神振奋地齐声诵读了雪漠老师写的《中华奋斗诵》。
本期共读的内容是《雪漠说老子:让孩子爱上<道德经>》(雪漠著)第五章“在一叶一花中默然起舞”【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万物的母亲”【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读到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时,大家产生了强烈共鸣。
林老师分享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好自己,不要总是说很多。话越多,孩子(尤其在叛逆期)可能越不愿意听。我们更应该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一味说教。

一位小朋友也分享说:父母常常反复唠叨我们,其实有些话我们第一次就听进去了。但他们一再重复,我们后来可能就没认真听,于是父母总觉得我们没听进去,结果就越说越多——正像书中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妈妈接着说,第一次讲的时候孩子会听,但等到重复第二、第三遍,甚至四五遍的时候,他就嫌我太啰嗦,觉得我像复读机。说实话,说到后来连我自己也觉得烦,大家都累。可我又忍不住想:为什么第一遍你就不做呢?到底听没听进去、记没记住?我会怀疑自己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正是因为不想彼此都烦,我才更希望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我真正想要的,是话说一遍就能落实,我们一起执行、拿到结果。但现实往往是,作为家长,我没有看到期待的结果;作为孩子,她到底怎么想的,我也常常猜不透。

王老师分享:我觉得这是孩子在自我保护。因为你话说得多、又带着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如果被接受,其实是一种伤害。孩子的回避,反而是一种修复。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事情的真相并不取决于我们多努力、多希望他按自己的想法实现,而在于我们带着怎样的情绪和心态去做。我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
读到第六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时,现场播放起舒缓的音乐。领读人马老师以语音引导大家通过身心体验,感受何为“虚怀若谷”的状态。

老读者徐丹老师分享:结合今天共读的两章,让我从家长的角度有了很多共鸣。文中提到,母亲拥有一种强大而天然的孕育力,能“生”万物,却无法也不应去控制和约束万物。母亲给予孩子生命,却无法决定他的内心、他的道路,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出怎样的选择,终究是他自己的事。
这很像“道”的运行方式:道生养万物,却顺应万物自身的规律,让一切自由生长。这也让我想起我们读书会上说过的那句话:“我只管用心栽培,静待花开。”孩子也许会成为一朵花,也可能长成一棵树——这都是他本来的样子。我们所能做的,是提供好的土壤,用心浇灌,然后尊重他自己的成长节奏。这种放手、信任、顺应自然的爱,或许正是母性与父母之爱最深的体现。

不知不觉,在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中,活动接近尾声。领读人马老师给家长和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今天我们理解了天地的大爱,是无私奉献和永恒陪伴。它如大风箱,永不枯竭;它如伟大的母亲,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希望这个周末,一家人能去郊外或公园,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片叶子、一朵花,在其中发现“道”的舞姿,学会“守中”的智慧,珍惜大自然母亲的慷慨馈赠。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成为道法自然的家庭。(文:马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