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不落下”雪漠文学作品公益读书会在北京新华书店(总店)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1日,韬奋读书会第九期暨“爱不落下”雪漠文学作品公益读书会第二十四期在北京新华书店(总店)成功举办。
本次读书会分享的书籍为《雪漠解密<黄帝内经>》,首都医科大学中医门诊部的主治医师于红作为本次读书会嘉宾,带领读者探讨如何认识《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以及如何应用至生活中,以期改善生命质量、提高静心能力。

于红老师从医二十余年,在临床上精辨脉证、巧施针术,尤其善用中药小方、点穴、灸法、针法等方式,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以及焦虑,抑郁等情志类疾病。于红老师指出,《雪漠解密<黄帝内经>》的核心是“变”。上个世纪至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代替步行、手机代替固话、电灯代替煤油灯。同时随着出行更加便捷,人常常会在短时间内到达多个城市、体验不同天气,一切都在日新月异。随着这种变化的提速,人们的思维模式、认知等都会受到很大冲击,高铁、飞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但若没做好心理准备、思想准备,这种快速发展带来的“推背感”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斥力,导致人们容易出现情志类疾病,例如“焦虑”“抑郁”,尤其青少年。她指出,一些情志类疾病在诊断时被认为是内分泌紊乱等,难有确切结果,所以在药物干预时可能不具有较强针对性。于红老师强调,目前许多“焦虑”“抑郁”是假阳性,疾病是身体的一种状态、是身体自我提醒的方式,不要让自己被疾病标签化,更不要让自己及孩子一生都戴着“患有某种疾病”的帽子。

为更清晰明了,于老师用地理知识中的“准静止锋”讲解了出现“焦虑”“抑郁”的原因。在云贵高原地区,准静止锋是指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地形阻滞形成的锋面。受此影响,乌蒙山南北坡的天气、气候和植被均存在较大差异,贵州地区会出现长达三、四个月之久的阴雨天,地面易发霉,人也会心情不畅。在“焦虑”“抑郁”状态中的孩子,就像处于准静止锋中,体内气机循环不顺畅,导致没有朝气和活力。树挪死、人挪活,准静止锋持续仅数月,人也要打破永久性的疾病标签,要互相帮助,不要让“阴雨”情绪在环境扩散,要把心打开,让阳气生发,要在大大小小的团队里“呼风唤雨”,让团队关系“风调雨顺”,给他人、给自己带来阳光。用天气之象,讲解中医知识,感受身体变化,可以让中医知识更有画面感和体验感。
于红老师讲到,《黄帝内经》的核心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是指需要回归自身,让心静下来。许多人容易烦躁、抑郁,往往是因为呼吸深度不够,就像土灶使用的风箱,只有推拉到底时风力才能最大。于红老师在现场带领读者们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若呼吸只到胸腔,心火难以下降,会导致上热下寒,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一旦饮食稍多、生气、运动,会更容易喘,此类体质更易出现急症,例如老年人心梗等;若能呼吸到肚脐,更有耐受力,但饮食较多时也会身体不适,运动时应适量;若呼吸到耻骨联合下方,才能真正内心踏实,达到“恬淡”的境界;至于呼吸到脚,则静心的境界更高,正如庄子所言“圣人之息以踵”。

在谈到呼吸与静心的顺序时,于红老师提出,如果从身体出发,让体内气机下沉会很舒适,但因环境、习性会产生干扰,就要不断熏习,不断拉长保持气机下沉的时间,不断保持这种状态,逐渐就会实现心情愉悦、内心宁静,以此实现“脉解心开”,同时也是“心开脉解”,让呼吸与静心实现良性循环。所以,疾病是良性朋友,也是最好的老师。
于红老师还分享了临床中的案例,许多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手脚冰凉、情绪消极,其实是因为身体一直处于阴雨天、体内潮湿。其中一位青少年的父母告诉于红老师,孩子焦虑、抑郁、全身关节痛,在调理过程中,孩子开始散发凉气、甚至像冰箱一样“冒烟”,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调理过程中,孩子不仅身体由冰到凉再到温,同时愿意主动开口和陌生人聊天。于老师说到,孩子阳气更充足,但因体内长期积累了很多层凉气,导致机能被闭住,调理身体不能过于追求速度,需要在平时多加注意,要让凉气一层一层散开,让被压住的阳气升发起来、打破僵局。这位孩子学校空调太凉,于红老师提醒家长和孩子,可以给孩子换个环境,比如不在空调口,若环境无法改变,那么就提高自身抵抗力以适应环境,例如多晒太阳,这样日日清除凉气。

在读书会现场,针对人体常出现的不适,于红老师分享了一些“小妙招”,比如按压大拇指尖、捂小肚子、“数钱”等。按压大拇指指尖,是指围绕大拇指的指甲周围一圈,找到痛点后用小物件循序渐进用力按压至缓解(桌子边、笔盖等均可,稍钝一些),再寻找下一个痛点继续按压,结束后再感受呼吸,会感到更舒服一些,缓解头痛、愤怒情绪也可用此方法。读者们在按压大拇指尖后,因体质不同,反应各不相同,比如身体出汗、手发热出汗、打嗝、呼吸更深等。捂小肚子,是指把手轻轻搭在小肚子上(可以隔着衣服),效果最好,需每天坚持,取《黄帝内经》中“少火生气”之意,捂小肚子可以让健康的人更加健康,让生病的人促进恢复。“数钱”是指,大拇指与另外四指指尖逐一触碰,类似数钱时的手势,以此促进末梢循环,加快气机运行,可针对疲乏无力、懒洋洋人士。还有读者在现场使用小妙招,半小时内就缓解了落枕导致的颈部不适。于老师说,小妙招还有很多,但贵在坚持,选择几种适合自己的,让小妙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对身心大有裨益。小方法解决大问题,为身体保驾护航。

除了可操作的方法、小妙招以外,于红老师还分享了一道美食,即葱蘸酱。葱和酱的选择,还有讲究:春天时的葱多为嫩黄色,夏天变绿的过程中,葱的“气”更加彪悍,冬天更甚,所以冬天不宜吃葱叶,可吃葱白驱寒(当前为5月,可食小葱);黑色有下沉的力量,所以蘸黑酱有利气机下沉,同时黄豆酱、甜面酱也是很好的选择。另外,若将捣碎后的大葱敷于肚脐处,可缓解着凉症状。对于“寒包热”体质(火在体内,体表较凉、怕冷),也可以多吃大葱,促进体内气机循环运转。于红老师强调,和方法、小妙招一样,关于葱和酱,也是因人、因地、因季节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
在活动现场,读者们共读《雪漠解密<黄帝内经>》最后所附的《恬淡虚无偈》。主持人秋子老师指出,恬淡虚无偈不仅是养生、静心的方法,更是改变认知体系、思维模式的智慧文字,其中不仅有积极做事的方法,更有无执、天人合一的智慧。在介绍作家雪漠时,秋子老师指出,作家雪漠的作品至今已达170余部,涵盖游记、文学小说、心灵瑜伽系列、智慧成长等不同领域。
活动最后,读者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身体、情绪遇到的困惑,于红老师一一解答,并再次讲解小妙招的适用。针对读者想要借助读书调节自我的需求,秋子老师现场针对性推介一些好书。于红老师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无私分享的百宝囊小妙招,让现场读者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