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赏雪台 >> 《无死的金刚心》连载 >> 正文

第23章: 魔桶(1、2、3)

2012-04-13 08:59 来源:《无死的金刚心》 作者:雪漠 浏览:59385333

第23章  魔桶

1、梦中的归途

会供虽然很成功,但诸多的凶险,似乎并没消失。虽然在外相上,它们是由本波护法神制造的违缘,但其实,它们也是命运的鞭子,在驱赶我去实现自己的宿命呢。

那时节,我老是看到一个红色的大魔,他张着大口,朝我吸气。他每一吸气,我就觉得自己的生命能量流进了他的口中。那些日子,我总是感到很疲惫。

我问询司卡史德,她只是微微一笑,说:“别理它。你还是去朝圣吧。希望在下一个圣地里,你会遇到奶格玛。”她说她要去参加另一个会供,要我先去波吒厘子城。

在波吒厘子城,我遇到了一位在街头表演幻术的女子。

她带着一个木桶,说可以让所有进入木桶的人进入佛国。

没人知道那木桶的秘密。

2、高原的朔风

那个黄昏,我告别了司卡史德,走向波吒厘子城。

虽然有着浓浓的渴求心,我的心中仍充满了酒酣后的那种陶然,你可以称之为禅悦。即使在旅行途中,我也能将诸相融入自性。由于寻觅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我的心中充溢着一股的浓浓的情。那是集慈悲智慧于一体的感情,你也可以称之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座我向往的雪山,那份洁白和庄严,一直是生命激情的由来。高原风吹动着高原的尘,高原的尘喧嚣着高原的风。谁也想不到,伴随那风尘的,竟然是一种十分壮美的人文景观。

那时,我的额头也许有了皱纹。我也模糊了自己的年岁。在我眼中,这并不重要。虽然老是有人授记我会活一百五十岁,但我并不因此而有丝毫的欣喜。我明白,无论多长的寿命,相对于亘古的大劫,仅仅是电光般的一闪,如同万顷大海中一沫偶然泛上的水泡。重要的,是如何在生命之年,为这个世界贡献出有益的东西。

相较于上一回去尼泊尔,我额头的沧桑纹定然多了些,那是高原凌厉的朔风和印度灼热的日光刻下的印痕。你可以想象一个满面沧桑的僧侣——之所以打扮为僧侣,因为那些强盗一般不打劫僧侣,便因为我一直将自己当成了僧人。我还要入世做许多事,我怕自己不能如法地守持那二百多条比丘戒,那时我还并没有受俱足戒。跟一些混世的僧人不一样,我决不允许自己在受戒之后,再去干破戒的事。

我迈过了一条条山道,山道蜿蜒如水蛇般扭动。我的驮架里背着经卷和黄金。这时候,跟我同行的弟子中,有两个因患热病,生命已如水泡般破灭了。他们两人曾在去印度的途中,为了一个佛教术语争论不休,差点动手打起来。他们不知道,日后,他们会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被席卷而来的热浪击倒。死前,那些术语一点也帮不了他们的忙。他们手忙脚乱,涕泪交流。一个说,我还没娶老婆呢。一个说,我死了,老娘咋办?但他们所有的理由都改变不了死亡的结局。他们是在我外出寻找奶格玛的时候病倒的。他们被扔进了尸林,成了垒垒白骨堆的一部分。尸林中白骨盈地,谁也不知道哪个是来自雪域的弟子。生命以最直观的形式向我展示了什么是无常。

3、贼住比丘

我走进波吒厘子城,走向那个同样在命运中等我的空行母。

两千多年前,波吒厘子城只是个小小的村庄。恒河渡口离这儿不远。一天,佛陀带着弟子来到这儿,他指着那时节还是一个寻常村庄波吒厘村说,这儿,将来会成为一个大城市。

巴利文的《大般涅槃经》记载了佛陀当时的预言:“阿难啊!当阿利安人仍常往还且商贾云集,此波吒厘子城将成为一大都市和商业中心。但此波吒厘子城将有几种危险,一者为火,一者为水,一者为邻友相争。”

百年之后,这儿真的成了一座有名的大城。它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孔雀王朝的首都。辉煌的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它拥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波吒厘的意思是一种会开花的树。很久以前,这儿有一个波吒厘树林。一天,有位青年拜一位婆罗门为师,求学时久,但长进不大。他心中郁闷,跟一帮朋友来林中散心。为了遣除他的烦闷,好友折下一枝花,叫跟他跟花拜堂成亲。在朋友们嘻嘻哈哈的调笑声中,成亲仪式结束了。大家兴尽而散,唯当事者意犹未尽,仍在树下品味。天渐渐暗了。忽然,光明大放,树下出现一个老人和一个美貌女子。老人说他是花精的父亲,要青年实现方才的承诺,跟自己的女儿成亲。青年又惊又喜,和花精举行了正式婚礼。不几日,树林里来了一队人马,他们带了各种物件,大兴土木,一座美丽的城市从此诞生了。

这便是波吒厘子城的由来。

这是一个玖瑰色的传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诗意扑面而来。

但事实上,波吒厘子城是由孔雀王朝建立的。那时,它与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商贸往来。兴盛时期的波吒厘子城,有六十四座城门,有五百七十座箭楼,只每天的税收,就有超过四十万的钱币。

波吒厘子城在佛教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你一定知道孔雀王朝时期的阿育王。早年,他为了争夺王位,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哥哥。登上王位后,他统率大军,东征西战,在血雨腥风中统一了印度诸国。后来,阿育王放下屠刀,番然省悟,成为佛教历史上最大的护法国王。对内,他用佛教治理国家;对外,他将佛教推向了整个印度,并派了大量的僧侣作为使者,将佛教的火种传向世界。传说中,阿育王施展神通力,于一夜间,在世界各地建起了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此外,他下令以石刻的方式,将大量的佛教信息保留了下来,成为千年里不朽的记忆。

阿育王住世的时候,佛陀已入灭三百多年了。那时节,各种思潮都在印度舞台上演,有的是明显的外道,有的则贴上了佛教的标签。便是在佛教内部,也是众说纷纭,或因戒律不一而生分歧,或由见地不一而起纷争,佛教分裂成了好多派别,有大众部、有上座部,有上座部中的分别说部等。后来,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弘法时,由于见地、戒律、习俗等原因,一时间,杂说盛行,诤论哄起,内部也是争论不休。许多外道和无信仰者为了骗取利养,也假扮佛教徒,混入佛门。这类人,被人们称为“贼住比丘”。

贼住比丘最多的地方,便是一个叫阿输迦园的所在。阿输迦的意思是“无扰”。这是阿育王启建的,他花了很大气力护持此园。园内僧人待遇极好。为了贪取利养,贼住们蜂拥而来。他们俨然是大德高僧享利养,不守戒律,不修禅定,不学经法,每日里纷争不断,恶言恶行层出不穷。按佛制,僧团中每月必须举办一次“布萨”集会,对照戒律,检查自己的过失。但由于那些恶性比丘的搔扰,阿输迦园中在七年中,竟连一次“布萨”都不能如法举行。

一天,阿育王派了使者,前往阿输迦园,去调解僧众间的纷争。使者苦口婆心,但那些比丘却一如既往地大兴诤讼,甚至当场恶言相向。使者大怒,拔刀杀了一人。这下惹了大祸。阿育王亲自前往阿输迦园,赔礼道歉,并问询众僧:“如何给使者定罪?”僧人们认为使者由阿育王派遣而来,杀人者当然要定罪,派遣他的人,也要定罪。阿育王说,我只是派他调解,又没派他杀人。众僧道,你的使者动不动就杀人,定是你平时没有好好教育,你不负责,谁负责?

阿育王不禁长叹:“连你们对佛法都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如何度众?难道这世上,没有一个能解我心头之惑的人吗?”

没想到,这一问,众僧的意见竟惊人的统一,他们告诉阿育王:目犍连子帝须是公认的大德,他是优波离尊者的第四代弟子。

于是,目犍连子帝须出山了,他召集了一千名长老,在阿育王提供的精舍里,开始了佛教史上有名的第三次结集。结集的内容,既有教法,又有律藏,其内容,尽藏于一本叫《论事》的书中。

那一千多名长老,还组成了口试团,对所有僧众进行测验,要他们说出对佛法的见解,然后根据其见地,清除了一批贼住比丘。

此后,阿育王下令,以后,所有僧团要和合无诤,谁要是制造事端,将会被赶出教团。

但世界上无论有多少阿育王,也抵挡不住那些真正的贼住比丘。他们可以说出无穷的佛教教理,但他们的心中,却仍是五欲炽盛,贪婪无比。

他们远比那些有着外道见地的贼住们更为可怕。

(《无死的金刚心》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年出版)

 

附:“雪漠禅坛”现场听讲申请表.doc

●雪漠(Xue Mo)作品专卖: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雪漠(Xue Mo)墨宝义卖:http://www.xuemo.cn/list.asp?id=89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