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白马湖畔,文人远去的背影

2016-03-05 13:44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海飞 浏览:41852045
内容提要:苍凉一定是一种美丽,如同民国年间白马湖畔那浸染了夕阳的剪影。

 

白马湖畔,文人远去的背影

\海飞

 

弘一法师穿着一袭淡灰的粗布僧衣出现在上虞白马湖畔,这时候已经是癸亥民国十二年的二月。在江南以南,这个季节应该仍属于阴冷的冬天。湖边春晖中学已经创建四年,晨起的读书声已经此起彼伏。学校创办人经亨颐先生陪同弘一法师站在烟波鳞鳞的白马湖边,仿佛两棵萧瑟的杨柳。湖面辽远,一片白晃晃鱼鳞般的波光。从弘一法师的眼里,大概能望到的是通往人生与世界尽头的一条从狭窄而至宽阔的道路。

弘一在江南阴冷的天气里选择了安静地留在白马湖畔小住,安静得每天都能听到蚂蚁在湖畔碎石路上赶路的声音。这碌碌尘世的一切,在天地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里乐此不疲地上演着,但是所有的喧嚣在弘一的眼里,都寂静无声如一场黑白的默片。在接下来的次年五月,再次年九月,弘一法师都瘦削如一棵檫树一般出现在白马湖畔。

我们很难想象他遥望湖面时想的是什么,或者他沐着微风晒着月光听着秋虫的呢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只知道他对白马湖是喜爱着的。如果他不喜爱,他为什么总是在白马湖畔站成一幅民国充满文艺气息的修行者的剪影。

和弘一同样喜爱着白马湖的,是民国的一大帮才子。江南的熏风徐徐地吹着,豆花油菜花或者别的什么紫云英啥的,在次第开放。植物灌浆的声音和气息,在黏稠而潮湿的江南风中呼啸着四处流淌。那些蜜蜂也装作很忙碌的样子,巡行在民国年间白马湖畔的低空。然后出现在湖畔的,有穿长衫或者穿西装的各色人等,他们是丰子恺和朱自清,是夏丏尊和经亨颐……于人短暂的一生而言,临水而居,是一件多么有福气的事。

他们福气地陪伴着春晖中学,让一所学校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文人气息。接着是何香凝、蔡元培、黄炎培、张闻天、胡愈之、叶圣陶、陈望道、刘大白、杨之华、俞平伯、吴觉农、蒋梦麟、于右任、吴稚晖等各路才子,纷纷像那个年代年轻而矫健的蜻蜓一样,飞临白马湖畔,传道讲学,问花吟诗,谈古论今,吃酒行令。

此刻,可以让一首久远的校歌响起来:“碧梧何荫郁,绿满庭宇。羽毛犹未丰,飞向何处?!乘车戴笠,求无愧于生。清歌一曲,行色匆匆……”如此丰沛和温润的歌词,让人能嗅到一些典雅的民国气息来。民国文人的节气,民国文人在战乱中的颠沛,民国文人在夕阳下穿过一片荒草的剪影,种种元素似乎都可以告诉人们,白马湖,是如火如荼的文人们的民国武林。 

我们总是可以在各种资料中看到许多白马湖畔关于春晖中学的种种传闻,比如谢晋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也比如《围城》中的三闾大学就是在这所学校取景,再比如朱自清在此写下了《春晖的一月》,还把妻儿也接到了白马湖畔,并且同好友夏丏尊当了民国十三年春天的隔壁邻居。那时候丰子恺、朱光潜等人,经常与他在平屋或小杨柳屋小聚,说是切磋文艺,或许也是即兴的谈天,讲笑话,吃南瓜子或绿豆饼,或者采一束艾草挂在乌漆的门框……比如说我们选择民国十三年的夏夜,虫子躲在草丛里发疯一样的喊着热,这些文人们齐聚丰子恺的小屋,打着麦草扇,喝酒吃豆谈古论今。许多萤火虫像一架小型飞机一样闪着灯光,悄然地从才子们的头顶或身边飞过。

他们喝了多久?喝到几时辰光才肯歇手?第二天的清晨要几点钟醒来备课和上课?他们该怎么样穿过那条小道,抵达春晖中学的校园?多么辽阔而久远的想象或者回忆,让这些才子们像是武林大会一样,集中生产着供后人们日后回忆的日常细节。而这些细碎如路边落英的日脚里,北伐战争正如火如荼的开始,战乱不绝,白马湖畔文人才子们的淡日子如同湖面一般的平静。  

民国十八年,弘一法师站在白马湖畔的微风中,清楚地记起他皈依佛门已经11载了。这时候经亨颐、夏丏尊等人,为他建起了晚晴书房供他闭关修经。接下来的连续四年,弘一法师都会来晚晴山房小住,直至他离开浙江去福建。除了他能演话剧,除了他的艺术成就,除了他早年不羁的公子生涯,除了他潜修佛法……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大概是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字。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心情。除此之外,就是他至今仍广为传唱的“长亭外,古道外,夕阳山外山……”无论是那四个令人心绪难平的字,还是这首意蕴美丽的词,都让人能看到繁华中透出的阵阵逼人心骨的苍凉。 

苍凉一定是一种美丽,如同民国年间白马湖畔那浸染了夕阳的剪影。这群文人墨客如金庸小说中的武林聚会一般,集聚在白马湖畔这座文人的江湖,这大概是另一种论剑。那个美好的却又隐约可闻枪炮之声的年岁,让白马湖畔从此沾上了文气,这样的气息,让春晖中学从此变得不一样了。

春晖因此典雅,很像一位穿青色长衫的先生。 

2014年初夏,我再一次出现在白马湖畔,长松山房、小杨柳屋、晚晴山房、蓼花居、平屋……重重黑色木门依次洞开,同时盛开或者怒放的是民国文人们的一个长梦。我同我那些热爱写字并来此采风的伙伴们,愿意长久地驻留,是因为此地的空气纯明,文气长存。文人武林的传说仍然隔空传来,不绝于耳。虽然没有金铁鸣响的“嗡嗡”之音,却有一种书页翻动时的微响,突然之间让心平静。初夏的天气,总是略显闷热,湖畔垂柳深长,我的耳边却是大师们的跫音不绝。请允许我微微弯腰,向一个时代致敬,向远去的1920年代文人的武林致敬!  

201476日凌晨,记录以上感怀,喝下一杯黄酒,盘算下次再次磕访白马湖的日脚。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