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论语》这几句,你读对了么?

2015-09-01 04:05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陈娅妮 浏览:44055197
内容提要:《论语》中有些语句光看字面意思易引起误解,我们应当翻阅古代注疏细细甄辨。

 

《论语》这几句,你读对了么?

 

\陈娅妮

 

《论语》中有些语句光看字面意思很易引起误解,下面这几句你读对了么?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复学习真的快乐么?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根据字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成“学习以后经常复习的话,不是很愉悦吗?”这让一些人大惑不解,且不说学习之后经常复习是否对学习有极大帮助,仅说常常复习之事,似乎并不能让人感到很愉悦。实际上,这句话中的“学”与“习”都有更深层的含义。

统观《论语》一书可以发现,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其实并没有特别强调学习书面知识,而是更加侧重于要学以“为仁”乃至“为人”,其实也就是品性道德之学、人生觉悟之学。当然,也并非说知识技艺等外在修为就不必兼顾或在道德品性之后了,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者兼顾来学,但更侧重自身的内在修养,才更符合孔子“劝学”的目的。

把孔子“学而时习之”的“愉悦”真正体会到,还要了解这个习不仅是复习、温习,更是“演习”。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注释中指出“习”在古书中有实习、演习的意思,而孔子所授功课,也一般与当世之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演习、实习延伸到今天的意义便是实践。将理论上的知识用于实践,亦是真正运用了知识的表现。能把知识、道理真正运用于实践,方才有“愉悦”、满足之感。

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者能辨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翻译的意思过于字面了,容易引起误解。初学者常质疑,难道只有有仁德的人才可以喜欢某个人和厌恶某个人吗?这里,是对“能”的意思的误解,也是对“唯”代表的“只有”的意思的错误归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恪守仁德的人,才能出于公正的标准去喜爱某个人,厌恶某个人。也就是说,唯仁者有大智慧,是那种能够区别和决断善恶是非的人。

三、无友不如己者:不能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翻看《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翻译的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在注释中指出,古今人对这一句都有不少怀疑。这种交友原则的确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因此历代诸家对此句的争论也比较大。譬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此句的注释为:“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他对道德非常看重,他把忠信看做很重要的道德,其实他这里暗含的意思是不能与道德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也有注家认为这句话意思是“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如明僧藕益,他将“友”当做名词来解释,也就是说觉得对待朋友应该都是平等的,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对于此句话的解释,难以有确切的结论,若要遵循孔子本意又避免解释有“六经注我”之嫌,的确是一件难事。

四、仁者,其言也讱:仁者说话都迟钝?

光看这个句子的字面翻译,则是“仁者的言语迟钝”,乍一看来确实不能让人信服。不过我们返回《论语》的语境中,可发现孔子这句话其实是有针对性地说的,因为“问仁”的司马牛“多言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记载),所以孔子希望他能慢慢说话,也就是更加慎重地说话,这才是一个仁者所更需要的。在这里,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五、学而优则仕:学习好才能去做官?

《论语·子张篇》中“学而优则仕”一句广为流传,似乎大家都将此句意思理解为学习优秀的就去入仕做官,然而实际上这一句话之前还有一句为“仕而优则学”。如此看来就令人费解了:既然学习优秀可去做官,那么做官出色可去学习不是有些矛盾吗?实际上,这里的“优”并不是现在普遍理解的优秀、出色的意思,而是“有余力”之意。朱熹《集注》:“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学”与“仕”并没有孰先孰后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工作有了余力,便可以去学习,学习还可能帮助工作;学习有了余力后去工作,还可以验证所学,岂不快哉!

《论语》中有些语句光看字面意思易引起误解,我们应当翻阅古代注疏细细甄辨,或回到当时的语境中去感受,切不可断章取义,才可更好地理解先哲之意。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