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历史档案 >> 正文

“翻羊得王”之谜(中)

2015-07-19 08:1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王小平 浏览:44130692

“翻羊得王”之谜(中)

义,大义凛然、义薄云天、舍生取义,乃中华之美德。义的繁体字就是——義。羊,是古代之祭祀品,义(義)之美德就是祭祀与牺牲。

羚羊的大迁徙,是最震憾人心的场面,领头羊与老羚羊翻越悬崖,自我牺牲之义举,撑起了整个羊群之命运!这是自然界的大義之绝唱!

“替罪羊”一词,成为全世界通行的词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羊不仅是献祭的牺牲,而且还承担了给人“替罪”的功能。

1600多年前的王羲之与他的兰亭序,莫非也是一只牺牲之羊吗?

让我们向勇敢的羚羊那样“翻山越岭”,继续走入“翻羊得王”的探索之旅吧……

首先回到柳公权兰亭诗本的震卦来看——

《易经》的震卦是这样讲的:“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 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的颡。 其于稼也,为反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

震为玄黄,必有血光之灾!

那么,1600多年前的兰亭集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集会呢?

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乃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后的东晋。王羲之与他的兰亭雅集,正置身于那样一个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战事不断、政局动荡的乱世之中!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朝廷的情况——

皇帝多大?

永和九年,年方10岁。

谁主政?

太后垂帘听政。这是位著名的太后——禇蒜子,此时年方29岁。

当时手握兵权的是谁呢?

殷浩与桓温,彼此互为对头。

殷浩正在大举北伐,与桓温不睦。此时王羲之的伯父,曾经权倾朝野的王导已逝,王家已经不直接掌握兵权。

再来看看兰亭雅集的参会人员的权力背景吧——

集会名单如下: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王凝之、王玄之、王蕴之、王丰之、王肃之、王彬之、王涣之、徐丰之、曹茂之、曹礼、曹华、孙绰、孙统、孙嗣、谢安、谢万、谢瑰、谢腾、谢绎、郗昙、庾友、庾蕴、魏滂、桓伟、羊模、孔炽、后绵、刘密、虞谷、虞说、任儗、袁峤、华茂、劳夷、华耆、卞迪、丘髦、吕本、吕系

本次集会囊括了当时权力中心的名门豪族——王家、谢家、庾家,以及两个手握兵权的桓家、殷浩属下的部将等。

参加兰亭集会的42人中,朝廷官员占了大半,其中军方的有22人,前线的有3人,2人同年在前线战死。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千里迢迢从京城和前线赶来的军人,绝非普通之文人雅士!

难道兰亭雅集是一次军事集会,这可能吗?

我们先来看看兰亭集会的地点背景吧。

这次集会的地点兰亭,就在兰渚山下,是一个崇山峻嶺,偏僻之所。兰亭,本是秦时始设的基层组织名称。“十里一亭,亭有长”,因越王勾践曾在此种兰花而得名兰亭。汉时,官府在此设了传递公文、官吏途宿之驿站,于是兰亭成了驿站之亭。古之驿站,以现代语来说就是情报与信息的重要节点。可见,兰亭此地与官府、军事、情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此次兰亭集会上,曲水流觞,诗词唱和,参会人士共做了37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人亦有言。意得则欢。嘉宾既臻,相与游盘。微音迭咏。馥焉若兰。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此诗中出现了“揭竿”。

揭竿通常有三种含义:

其一,举竿,持竿;

其二,特指武装暴动;

其三,竖立旗竿。

不管揭竿是哪层含义,都是一竖“|“,上古也就是插矛。

一个有趣的的现象产生了,又出现了一只“羊”,在哪儿呢?

兰亭之“兰”加上“|”之竖竿,就是——羊。

我们再来看在乾隆八柱的震卦的兰亭诗集开篇,王羲之写下了“断章”二字。

中国古代文字,微言大义中蕴含着深厚之背景。那么,“断章”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典故呢?

“断章“一词出自《左传》“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改立杵臼为君,史称齐景公。齐景公封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卢蒲癸,王何,他们在庄公遇害后逃往国外,想尽办法为庄公报仇。卢氏派自己的兄弟,先是利用崔杼的家族矛盾,杀了崔杼一家,崔杼自缢身亡,一个仇人被干掉了。接着,卢氏之弟取得了另一个仇人庆封儿子的信任,对方甚至把女儿嫁于他……在苦心布局下最终诛灭庆氏一族,为庄公报了仇。断章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血淋淋的政治复仇故事。

兰亭集会,如果只是一次文人雅士的休闲活动,没有必要在兰亭诗的开篇,用这个政治复仇典故作背景。

无论是时代背景、参会人员背景还是地点背景、会议诗词及用语,都指向了这个假设——这次集会很可能是“军事会议”。

如果要把这次集会完全定性为“军事会议“,还必须符合三大条件之一方可。

第一大条件是皇帝明诏

第二大条件是必须有兵符才能调动前线军官和一定级别的军官

第三大条件是如果没有明诏,就必有密诏。

前来兰亭参会的,不仅有朝中要员,且大部分于军中供职,多来自京城乃至前线。古代正在打仗期间,能随意调动将军吗?今天国家几十位部长或军队首领突然私下聚会,也是大忌。

王羲之如果不符合三个条件之一,是没有权力调动军人参加会议,更何况当时正是战事吃紧,北伐之际。

那么我们看看第一个条件:皇帝明诏。因为历史上没有记载,那么绝不可能有明诏。

第二个条件就是调动兵符,那会惊动朝野。这种条件看来也不可能,因为其形态呈现是私人聚会。

只有第三个条件可能,那就是——密诏。

密诏,就是秘密诏书。一般乃是古代皇帝或者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权力人员紧急或秘密留下的文书和口谕!密诏相当于机密圣旨,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颁布政令等情况的圣旨。

一旦是密诏,“羊”就诞生了。

汉献帝时,下了密诏给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子服、越骑校尉种辑,决心诛曹操,事泄而大败。

清光绪帝时,下了密诏给康有为,变法失败,六君子喋血。

在中国历史上,一出现密诏,必有”替罪羊“之血泪!

那我们就来看看,在兰亭集会之后出现了什么凄惨下场呢?

永和九年,北伐的殷浩中计大败,废为庶人,流放东阳。其中两位参加兰亭集会的将军在同年大败战死。被罢黜流放的殷浩,在流放地整天用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大字。咄咄怪事的成语就来自于此。

兰亭雅集两年后,王羲之“誓墓辞官”,在父母墓前对天发誓永不出仕,彻底告别了官宦生涯。王羲之辞官,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没有先例啊!

密诏的结果是悲惨的,没有送命已是万幸,留下的是不能言说的“掩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200年后才为人所知。

王羲之的兰亭集会,在那个政治险恶、极端复杂的年代中,如果拿到了密诏,有苦难言啊!

我们再回头看看王羲之书写的“群贤毕至”,你就理解王羲之的个中滋味了。他把那种不得言语的密诏心态,融入了这两个字。

 

这个“群”字的写法,君在上,羊在下。

“贤”字,有“臣”。群贤毕至,就是有君,有臣,有羊。

密诏是国家危难之时,将重责重托于某人,才有了密诏。

当时的政治背景极其险恶复杂,皇帝是年仅10岁的小孩,太后年方29岁,政局动荡,各大家族互相制衡。密诏此次集会,可见背后的政治纠葛与政治斗争多么严重!

王家当时的实际兵权已经衰微了,对于王家来讲,危难之时鼎力相助,王羲之责无旁贷!在当时背景下,王羲之必须为朝廷出力,这是义不容辞的。至于后来事态的演变,也不是王羲之一人之力能够解决的。

以上这一切,就是笼罩兰亭序的“大背景”。

人们通常对王羲之与兰亭序的主流研究,往往忽视了时代背景,当时政治背景、人物背景、条件背景。

更重要的是,只有走入王羲之的成长背景与心路历程,才能努力还原当时的真实情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大的人生心结,挥之不去,笼罩一生。王羲之的人生心结是什么呢?

就是——父亲。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带兵五千人,迎战数万匈奴,陷入匈奴重围。晋军惨败,王旷从此断了音讯,是死是活,是投降是牺牲,王家人一直弄不清,又不敢追问朝廷。这团大阴云,笼罩着王羲之一辈子的心坎上。

有史家分析,这是一场政治权力斗争,王旷做了牺牲品——替罪羊,王氏家族的王导、大将军王敦对此也是讳莫如深,没有死讯,又没有封诰。

乌衣巷中有传言,说王旷并未战死,而是投降了。

年幼的王羲之听到这些话,捂着耳朵仓皇跑开……

他变成了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孩子。《王羲之传》云:“羲之幼讷于言,世人未之奇。”又有史料称他幼年“涩讷”。

羲之两三岁的时候,擅长行书和隶书的父亲王旷就开始教他写字,“握笔布线”。现在父亲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父亲不明不白,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心中的阴影一天天,一年年,越积越厚。直到他长大了,仍是谜团重重:父亲死了吗?父亲又是怎么死的?

在那个年代,父亲不明不白地失踪,朝廷又无说法,成为一大谜案,对幼年的王羲之,意味着什么?

悲伤,惶恐,耻辱,还有一线希望,各种猜测与梦幻,点点滴滴渗入王羲之的五脏六腑,主宰了他的一生。

王羲之长大后的“骨鲠”性格与仁慈心肠,是否发端于他的童年心结呢?

我们不得而知。然而,王羲之行之于外的人生轨迹却是:长大后,伯父王导几次举荐他做官,他都不做,厌恶官场,而且与当时如日中天的王氏家族刻意疏离——他开始做官是丈人郄鉴推荐的;王敦造反失败,王导势力削减,王导希望王羲之出头再振家声时,王羲之断然拒绝;王家的祖屋在南京,王羲之却一直住在绍兴……没有复杂的内情,如何这等“反常”?

还有更多令人费解的谜团。王旷失踪多年后,居然有灵柩在北方存在,最终王旷灵柩南迁,并在王羲之母亲去世后,一对夫妻终于“死同穴”。

迷一样的王旷,给王羲之烙下了终生不能抹灭的烙印。

父亲失踪、亲人被杀、家族人造反等等政治漩涡之阴影,使王羲之厌恶官场的性格很明显,他极度厌恶政治斗争的中心舞台——京城。为了远离京师,他苦苦寻求外任。

兰亭集会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谢安。谢安当时虽未做官,但是谢安家族,与太后关系密切。褚蒜子是谢家——谢尚的外甥女,一直是谢尚的保护伞。后来谢安入仕,东山再起,都是褚太后摄政。此次密诏跟谢安家族也颇有关系。

对于王羲之来说,他本性极恶官场的,为什么又要积极参与聚会、参与议政呢?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心中的那个结——父亲。寻找父亲失踪之谜,为父亲正名,光耀门楣,是王羲之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对王羲之而言,父恩如山!

在那个门阀年代,父亲的不明不白,在某种意义上做人是永远抬不起头的,如同给他一生中背起了一座大山。

兰亭序有王羲之造的新词“崇山峻嶺”,成为影响后世的成語。

“崇山峻嶺”是写实描绘,符合兰亭集会的地理描述。也符合王羲之造词心态。

父亲的不明不白,此山不明,怎有将来?

实景、写景、心景,此情此景,怎能无山?

因此,崇山峻嶺,焉能无山?

乾隆八柱通过“所喜因羊翻得王“也給了我們一个重要线索——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必然是有山之“嶺”,而非无山之領。

为了心中的父恩如山,王羲之兰亭接密诏一事,很可能联合了谢氏家族,在权力漩涡中周旋,以便寻求真相。不管多么艰难,他也在权力漩涡里纵横,但所求不一样——不为权力,为了真相。他的兰亭诗开头就有“断章”,典故影射了那个悲惨的正名故事。

王羲之把自己唯一的女儿起名“王孟姜”。

为什么要把女儿起名为“孟姜”呢?

“孟姜”二字又影射了一个古代典故,最早记载于信史《左传》:杞梁战死,杞梁妻孟姜认为丈夫有功于国,对牺牲者的吊唁缺乏诚意,很不尊重,孟姜拒不接受,直至庄公亲自到孟姜家中吊唁,以正其名,以彰其功。相传孟姜哭夫尽哀,精城动人,十日不绝声,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编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典故中杞梁之事与王羲之其父王旷之境,又何其相似啊!王羲之深入骨髓的梦想,就是希望像孟姜那样为亲人正名!

后来,忠实粉丝唐太宗,这位让王羲之名声如日中天的关键人物,把自己的女儿,善书法的十一公主也起名为“孟姜”,因为仰慕王羲之,纪念王羲之之故。有已出土的公主墓志铭为证。唐太宗,可谓王羲之几个世纪后的知己!

尽管王羲之如此刻骨铭心之夙愿,然而后来的兰亭集会,事与愿违,并没有达成他的意愿,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他自己又充当了牺牲品——替罪羊,弄巧成拙。因此,两年后,王羲之在父母坟前立下重誓:永不做官!“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阂凶……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之诚,有如皎日!”他称自己“贪冒苟进“,此誓言如此之绝决,若非此前为寻找真相奋力一搏,彻底失败后伤透了心,断不能立此之誓!

有人会说王羲之不就是一个书法家吗,为什么在权力漩涡中少不了他,由他来接密诏、开兰亭秘密军事集会呢?

王羲之书法之盛名太过光芒万丈,隐藏了其他重要身份,以致于常人对王羲之误读太深。王羲之还有着什么重大身份呢?……

未完,待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