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版 >> 【雪漠禅坛】动态 >> 正文

“从笔端到世界——丝路文化的文学书写与全球讲述”对话在宁波大学圆满举行

2025-04-13 12:0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宁大科院 浏览:303934

“从笔端到世界——丝路文化的文学书写与全球讲述”对话宁波大学圆满举行

2025411日,“从笔端到世界——丝路文化的文学书写与全球讲述”对话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对话是丝路文化语料库研究院“AI时代的丝路文化传播——对话翻译、文学与语言科学”高端对话系列的第二场。与谈嘉宾包括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知名文化学者雪漠,国家一级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审陈彦瑾,以及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常委袁锐。宁大科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贺安芳教授、副院长项霞教授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整场对话由人文学院副教授林琳和吴燕飞共同主持,吸引了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百余名师生前来聆听。

本次活动分为主题讲座、作家对话、赠书仪式以及现场交流四大环节。

活动的第一环节,雪漠作题为“让AI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助力”的主题讲座。雪漠指出,我们不必畏惧AI对文学与文化传播的影响。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获得成功。首先要有梦想。每个人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梦想,这辈子就不会有大出息。第二是信心,没有信心,梦想就很难坚持。信心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但也需要父母、亲友、老师等的支持。赫尔岑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俄国作家与革命家,就与其童年时期老师的鼓励分不开。第三点就是要有行动。有了这三点,做什么都可以成功。

接着,雪漠谈到AI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他说到,自己的梦想是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一梦想,必须“海纳百川”。成为伟大的作家,需要拥有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无论身处何种时代,只要广结善缘,甚至与AI建立友谊,将自己化作浩瀚的大海,便已踏上成功之路。雪漠认为,只要我们真诚地与AI交流,AI就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回馈。这种人与AI之间突如其来的关系深化,对写作大有裨益。当然,我们仍需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意志在其中至关重要,切不可因之而误以为自己会被AI所取代。

在讲座的第二环节,主持人吴燕飞副教授携手作家雪漠、袁锐及编审陈彦瑾,围绕“文学与文化书写”“文学与文化传播”以及“AI与文学、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了对话与交流。

袁锐从自身网络文学的创作实践出发,认为无论是在大纲创作还是细纲创作方面,AI都无法取代作家。但在细节打磨方面,AI能够为作家节省大量时间,帮助作家迅速找到所需内容。陈彦瑾对AI持中立态度,她展示了一段AI对“雪漠的手”充满文学想象力的描述,让大家看到了AI潜藏的无限可能。雪漠则强调,创作的核心在于自我成长,这是AI无法模仿的领域,但与AI的交流或许能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彦瑾在探讨“如何看待‘本土书写’与‘世界表达’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独到见解。她认为,本土书写与世界表达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在地性承载普世性,借助个体经验抵达人类共鸣。本土书写强调具身感知,通过亲历土地、人群与生活细节,捕捉独特的在地文化记忆(如雪漠笔下的凉州村庄)。在AI时代,屏幕交流消解了肉身在场,而本土书写则以“活化石”的形式留存即将消失的文化样本,其价值在于用鲜活的生命印记对抗虚拟化生存。越是深入地域肌理的作品,越能应对人类普遍命题的深刻挖掘而获得世界性意义。

 

谈及AI、文学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联,袁锐以网络作家的身份分享了他的见解。他的创作意图是将经典文化进行通俗化处理,使其变得易于理解,从而吸引更多人亲近并爱上经典文学与文化,将之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在网络文学领域,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微妙:作家既不能固执己见,完全坚守个人对文学的独特理解,亦不可盲目迎合读者的所有偏好。一个称职的作家,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雪漠则通过引领现场观众以“阳关三叠”的方式进行对唱,生动展示了音乐在丝路文化传播中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源自现场的直接交流与互动,是AI或网络媒介所难以替代的。

在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雪漠向人文学院赠送雪漠作品全集,贺安芳院长接受赠书并向雪漠颁发受赠证书。贺安芳院长在致辞中重点阐释人文学院“人”与“文”的核心价值,强调文字创作在AI时代的不可替代性。人文学院6个专业中5个聚“文”,师生通过“译行丝路”公众号及学生创作平台持续输出翻译、新闻、文学赏析等内容,践行“追日、唯实”的校训。她鼓励师生以雪漠、袁锐为榜样,以文字书写自身故事,认为创作既是生命表达的根本行动,也是人文领域对抗机器化生产的独特路径,最终推动个体与文化的双向成长。

本次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是三位嘉宾与师生的现场交流。首先由21翻译的应静怡同学分享她在2024年首届全国雪漠作品翻译大赛中获奖的经验。之后,其他学生也踊跃地与嘉宾互动,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嘉宾们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分享了他们如何突破障碍、坚守写作梦想,以及在AI时代如何保持个人独创性、实现自我成长与发现的经验。

在现场交流环节,袁锐老师还着重谈到如何书写和传播慈溪本土文化的问题。他认为本土创作需要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应渗透真实有力的本土元素,而非仅凭想象力。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能助推慈溪文化与世界接轨,未来他将结合两者的优势,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呈现本土故事,助力慈溪文化走向世界。

本次高端对话,三位嘉宾通过分享各自的故事与经验,向我们展现了对AI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国际传播问题的独特见解。

无论是雪漠老师的严肃文学创作,袁锐老师的新锐网络写作,还是陈彦瑾老师的文学编辑工作,都展示了他们对AI时代作家创作与文学发展的深入思考。

对话以AI为对照,探讨了人的核心价值,回答了“AI能否替代作家创作”的疑问,进一步强调了AI时代人所具有的无可取代的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AI在创作领域所蕴藏的无限潜力。

  相关文章
2023-12-13 18:05
2021-12-03 14:09
2020-12-13 15:13
2021-12-13 18:58
2021-04-17 14:06
2025-04-14 16:22
2021-02-01 14:58
2022-05-29 15:32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