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人生就是艺术——《匈奴的子孙》分享9

2018-08-21 10:07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明子

 

麦积山:人生就是艺术

不仅是我们,也是雪漠老师第一次到达麦积山。他说,以往路过这里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来看看,但是这一次他却想停下了脚步。

就是这只骆驼“吻”了雪漠老师。

在山脚下我们走过了商业街,接近石窟的时候,遇上了这只骆驼。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也冲淡了景点的商业氛围。

有人问,这么大的石窟,这么大佛像,工匠要多久才能完成呢?我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待了多久,不知道他们返工了多少次,不知道他们要花费多少心血,才能实现我们所看到的完美。他们雕琢石像,就像我们雕琢灵魂和人格,走完这条路,我用了二十多年,他们用了多久呢?我也不知道,当他们达不到心中的完美时,是不是也有过灵魂的焦灼?我们看到的,只有眼前这些完美的佛像。或许,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这才真正重要。——当然,也有那过程。那过程中所有的艰辛,以及为理想所付出的努力,都定然会让灵魂变得饱满,让生命变得充实,让小我消失,融入大我的自由境界,在一种充满悲悯和向往的神圣之境中,让灵魂自由的歌唱。我想,这些石像工匠们,也是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只是没有艺术家的“自觉”。而他们在雕琢佛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雕琢自己呢?把自己当成艺术品来雕琢,放下小我的一切功利,不要名利,不要私利,不要任何的世俗功利,甚至把功德也放下。于是,他们才能达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生冷的石头灵魂附体。他们给了石头不朽的生命,而他们自己也因为忘我,而达到了不朽。——《匈奴的子孙》

当你爬上麦积山石窟的时候,你会想问,连爬都是那样艰难,那当时的工匠们是如何塑造的?没人知道这个答案,也没有书记录过这个过程,更没有人关注过他们的世界,就像敦煌壁画的画师们,没有一个人将名字留下。也好,除了雕刻,除了艺术——不,他们是没有“艺术”这个概念的,艺术只是后来人想到的一个描述的词——不过是要在纯净之中,雕刻自己,实现自己。所有向往艺术的人,都向往干净。对艺术的态度,就是对理想的态度。如果我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当中,能够洗尽执着与欲望,那么这本身这就是一种成功。

 

 

从图片上,我们还可以看到雪漠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拐杖,那个拐杖是雪漠老师在众多拐杖中,挑到的最好的一个。他不是为自己挑的,而是要送给雷贻婷的父亲。雷贻婷的父亲身体一直很虚弱,雪漠老师说,拐杖有非常好的意喻,尤其对于一个老人而言,再没有什么比拐杖——生活的力量,更好的祝福了。

除了送雷贻婷的父亲拐杖,雪漠教师还挑了许多小礼物,给当时在樟木头工作的志愿者。礼物虽小,但那情谊却无比珍贵。人们其实并不在乎礼物的大小,而是感受到了一份关心。

记得在民勤的最后一天,雪漠老师正巧碰到有人在卖麦梭子。那是师母很爱吃的食品。他挑了一家,买上一兜,带回了武威。随后我也尝了那麦梭子的味道,不知为什么,口中最浓的总不是麦香,而是暖意。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除了拐杖的故事,雪漠老师把它写在书里,其他的细节,可能连他自己也不太记得了。

 

我非常有幸,能够成为雪漠老师的学生,也非常有幸能够在四年前,有缘与雪漠老师走上一万多公里的路。其实,在雪漠老师身边能感受到和学习到的东西实在太多,有的是语言可以表达的,有的则只能成为记忆而被定格。能定格人生的,一定是梦想、追求、希望、快乐,还有温暖。也正是因为这样,雪漠老师的读者才越来越多,而且不仅是读书,还愿意重塑梦想,珍重人生。

一场文化之旅,就这样镌刻在我的生命中。

再次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再读一次《匈奴的子孙》,再“走”一次西部。

谢谢!(完)

 

“雪漠亲子阅读”掌门直播(扫码观看)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