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香巴文化 >> 学术研讨 >> 正文

合和:中华文化精神之元(三)

2013-09-12 07:34 来源:《中国文学》 作者:刘明武 浏览:55133838

 

合和:中华文化精神之元(三)

 

离开“合和”这一范畴,就无法讨论中华文化。“合和”的本体义与价值义构成了中华文化精神之元。合和文化孕育出了早期的那个会理论研究、会发展生产、会发明创造的文明而先进的中华民族。专制文化取代合和文化,使中华民族由先进变成了落后、由强大变成了弱大,因此,探讨合和文化的起源、发展、应用、遭受破坏等问题,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许是有益的。

 

三合和文化的发展

 

与树根延繁出枝干一样、与大江有源有流一样,在“合和”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了“厚”、“中”、“宽”等价值理念。

 

“厚”出现在象征至柔至静的坤卦中,与象征至刚至阳的乾卦中的“合和”相对应:

 

——“坤厚载物,德合无泪”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深厚,无私地普载万物、滋养万物。所以,君子应该效仿大地厚实和顺的美德载育万物。“厚”的本体义源于大地的功能,“厚”的价值义体现在君子的作为上。

 

上体为乾的同人卦中出现了“中正”一词。“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彖传•同人》)意思是,我与同人上应乾道,品德文明而又刚健,行为中正而又互相应和,这才是君子所应具有的纯正美德。只有具有这种美德的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周易•乾文言》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不偏之谓中,不斜之为正。刚健运行而又不偏不斜,这就是《乾》的伟大之处。中与正,在《尚书》里演化为治国的中道;中与正,在孔子这里演化出千古流传的《中庸》。

 

“宽”作为一种做人的品德,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篇中。“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这四种品德是舜用来教育青年的。在《尚书•皋陶谟》篇中,皋陶认为人应该具有九种美德,“宽而栗”——宽厚而严谨列为九德之首。皋陶认为具有三种美德的人可以治家,具有六种美德的人可以做官,具有九种美德的人可以治理天下。无论是治家的民,还是治理天下的君,首先应该具有“宽”的品质。一部《尚书》之中,多处出现“宽”字;一个“宽”字,多种含义——一每一种含义都有其积极意义。在《尚书•仲鸠之信》中出现的“宽”字又是作为治国方略而言的:“克仁克宽,彰信兆民”。

 

到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合和精神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儒家所主张的“仁”与“恕”,道家所主张的“包容”,墨家所主张的“兼爱”,这些主张里面都体现了“合和”精神。据说,释迦牟尼曾对孔子的学说作出过这样四个字的评价:“糊缝而已”。这个评价是不是释迦牟尼作出的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孔子的学说的确是用“合和”的精神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续)

 

 

  相关文章
2013-07-08 06:48
2013-06-13 05:40
2013-06-11 06:30
2013-01-26 09:08
2014-04-05 06:15
2013-04-19 08:23
2013-02-26 08:45
2012-11-26 12:44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