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阅读 >> 大千世界 >> 正文

中国古代禅宗思想对唐宋诗词的影响

2013-03-28 08:21 来源:佛缘网站 作者:唐婉祺 浏览:57298124

 

中国古代禅宗思想对唐宋诗词的影响

 

提示:禅宗是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派之一,它是在唐代佛教宗派林立的景况下出现的。禅宗在中国广为流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佛教以及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本文浅析了至唐宋以来,禅宗思想对诗歌美学的影响。

 

中国禅宗是一种从印度佛教发展起来的而又充分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与性格的宗教,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原意是“静虑”或思考。禅定就是安静地沉思。禅宗即以禅定得名。

 

唐时慧能继承禅宗五祖的衣钵之后,对禅宗佛教的宗教仪式、佛性理论、修行方式等等进行了一系列较为彻底的改革,逐步实现了佛教的“华化”并播扬于全国。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慧能所提出的“即心即佛”、“无念为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等禅学主张。唐宋是中国禅宗的兴盛时期。它对唐代士大夫们的思想、审美观、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入宋以后,由于复杂多变的时局,使禅宗更进一步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宋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及诗文创作、美学理论。因此,唐宋时期禅宗思想的发展,必然带来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要求、审美情趣的巨大变化,使他们的诗歌及其艺术理论带有浓厚的禅味,形成为诗禅之说。“以禅喻诗”、“以禅论诗”风行一时。诗禅之说开拓了诗论的思维空间,丰富了诗话的理论体系,表现了诗歌艺术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禅宗的起源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人介蓦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迦叶’,拈花微笑”喻“顿悟”,涅盘法门为“微妙”,“实相无相”就是“空幻”,“不立文字是方法。这种拈花微笑,心传宗旨的说法往往以花(华)的隐喻表现在传法偈语中,这种以花喻悟禅的意象本身就有空灵玄妙的美感。从禅宗的思想基础来看,有学者认为是“大乘空宗”,空,梵文原文是sunya,意为“法空”,指一切事物都因缘而起,徒有幻相,本身并不存在。许多大乘的重要经典,如《法华》,《严华》等都是建立在般若基础上,般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教用来指如实了解和透彻参悟万事万物之真谛的智慧。自释迦牟尼以来,“悟”是识得佛性,真如或禅理的基本方法。悟得“无我”是底层次,悟得“空”才是高层次。唐朝中叶以后,中国诗歌风格由原来的铺张扬厉,大气磅礴一变而为清幽孤寂、空灵悠远。禅宗这种“空“的理想境界被引入到诗歌当中,形成了以空灵的意境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它一方面是指艺术风格和形象的空幻,玄远与飘逸,一方面指其富有灵性,并且表现灵巧精妙的情思意向。禅宗受到诗人的垂青在于它开启了一种活泼灵动,天机弥漫的精神空间,以空灵代替冷寂,以即时的指点代替繁冗的说教,使本来显得清冷的涅磐境界平添了一丝跃动的生气。禅带给诗人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审美快感,而更多的是精神的超越和宗教性的解脱与彻悟。这首先表现在禅诗中对孤独、空寂生活的专注与体察,对时空之混茫与辽远的感受和描绘。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各品本身就是充满了禅意的诗篇。这其中所弥漫的混茫、空谧之美与佛教的宇宙时空体验何其一致。又如“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幽人空山,过水采萍。”“可人如玉,步展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禅宗的孤寂是于空无之中,包含着全部宇宙生命的丰富性,禅宗的静中蕴含着动。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就是禅的心灵状态。”在禅宗的影响下,诗的特征便呈现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在禅宗的眼界中,则境亦是幻,身亦是幻,各有缘起,亦各因自然,所以无我可执,禅境便溶于诗境了。

 

禅的本意是沉思,是进行纯直觉的体验和内心的反思,但这种心理活动却不必遵循逻辑思维的必要程序而追求一种心灵的虚明澄静的解脱,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梵我合一”。而在中国化之后,认为要达到这个最高境界,坐禅、持斋、念经等等修炼都是毫无用处的,只有“顿悟”才是唯一的途径。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随着禅宗与士大夫相互交融而形成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思维,进而成了风气。宋明理学时期,严羽作《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用佛学的语言谈诗道,创“妙悟说”、“兴趣说”。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指出了诗的抒情与遵循艺术思维规律所达到的含蓄之美及和谐统一的完美情趣。沧浪诗话》被认为是宋代诗话中最具学术成就的诗话,严羽的“别趣”、“妙悟”是对美学史重要贡献(见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以禅喻诗、以禅论诗,包藏了无限的机趣,使诗歌进入到更高的一种审美境界,其在创作中主要是宣扬一种诗的自然天成的气韵机趣,透过对诗歌创作和审美的阐述,感受诗美的本质,神思妙悟,抒情心灵。意境中若有若无、言淡意浓的韵味,关键在于体味和妙悟,它与禅宗直指内心、不可言传的“悟”相通。因此,诗禅相通,诗为禅添文采,禅为诗增境界,“诗禅合一”,使唐宋诗词空而有灵,充满了令人无限遐想的妙悟之境。

 

【参考文献】

 

[1]周裕错.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文艺出版社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文艺出版社

 

[4]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北京出版社

 

作者简介:唐婉琪(1984-),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出自: 《教育理论研究 20091

 

附: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909708

 

●《光明大手印》系列丛书邮购地址: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联系人:王静  联系手机:13830501212

  相关文章
2014-04-09 07:48
2015-02-10 08:53
2015-06-07 08:31
2019-01-07 11:51
2016-09-27 15:06
2016-02-15 14:18
2014-08-04 06:39
2013-12-10 10:27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