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版 >> 书友会 >> 创意写作 >> 正文

俞中斌:西部雪漠

2025-11-03 12:59 来源:www.xuemo.cn 作者:俞中斌 浏览:7227

西部雪漠

/俞中斌

雪漠,原名陈开红,祖籍武威,生于凉州洪祥乡的一个村庄,三代务农为生。很小的时候,当雪漠跟着父亲赶马车,他便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西部农民艰辛清贫生活的同情。于是他怀揣理想,走出家门,沿着祁连山的走廊与大漠,披星戴月,走乡串户,搜集民风乡俗,采集传统的农牧文化素材。整整走了十二年,才捧出了一部沉甸甸的作品——《大漠祭》。

1991311日,我应《红柳》编辑部之约,去武威市开笔会。开完会的第二天早上,我打算坐车回家,谁知雪漠和他的朋友王相山拦住了我,说:“中斌,今天别走了,行吗?让我们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听说你家住古浪的酸茨沟,那里是大山,有高山牧场。我打算写一本反映西部人民真实生活的书,认识你以后,我有时间去你那儿住几天,你帮我采访些素材。”

就这样,我那天没有走。我们在市作协的《红柳》编辑部整整谈了一个早上,交流了个人创作的体会及以后的写作计划等。中午饭后,我们各自坐车回家,只有王相山住在市里计划生育处。雪漠当时在武威一个乡村小学任教。分手时,雪漠风趣地说:“我的笔名叫雪漠,相山的笔名叫海泉,中斌的笔名叫时光。雪化在大漠里,就像是沙海的一眼泉,时光多好,我们要珍惜光阴,勤奋创作。从今以后,我们三个人以弟兄相称,互相照应,说不定我们三个人中将来会产生出一个真正能呈现西部人民真实生活作品的作家来。”

那次雪漠还说,他小时候家中一贫如洗,父母为了让他能在武威城里上学,起早贪黑,辛勤耕作。每当放寒暑假,他就跟着父亲和一位远在古浪的老人陈召年去沙湖里狩猎、打麻黄等,赚点钱来补贴家里和自己的学杂费。就在这烈日茫茫的沙海上,雪漠如一头骆驼,在寻找着创作的水源。

1988年,他二十五岁,处女作中篇小说《长烟落日出》破土而出,赢得了不少喝彩。接着发表了《新疆爷》《黄昏》《掘坟》等佳作,也屡获省级奖。但直到《大漠祭》出版后,他的影响才波及全国。《大漠祭》在上海出版后,好评如潮,《文汇报》称:“作者以极其真切的情感,惊人的叙事状物的笔力,写出了奇特的西部和沉重的生存现实。”

《上海文学》原主编蔡翔感叹:“当代文学经过八十年代的思索后,在九十年代陷入了语言和技巧的误区,大量的作品看不到中国现实社会正常发生什么变化。中国有八亿农民,但《大漠祭》这种真正描写原生态又同时具有强烈艺术力的作品太少了。”《大漠祭》出版至今,已经获得了多种荣誉:荣获上海文艺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一等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等,并被拍成了二十集电视剧《大漠缘》。

随后,雪漠的长篇新作《猎原》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为北京2003年重点项目。小说用自然朴素的笔法,传神地描绘出了西部农村广阔的生活画面,剖析了西部人深层的文化心理,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西部农牧民形象,对传统的农牧文化进行了反思,表现出了对中国西部环境问题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猎原》创作中,雪漠多次前往草原和大漠,历时三年,采访了百位猎人与牧人,汇集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创作素材。描写的生活和人物,均是别人很少涉猎的。正如“第三届冯牧文学奖”对雪漠的评语所称:“西部风景的粗砺与苍茫,西部文化的源远流长,西部生活的原始与纯朴,以及这一切所造成的特有的西部性格、西部情感和它们的表达方式,都意味着中国文学还有着广阔而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

对文学,雪漠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我认为文学的真正价值,就是忠实地记录一代‘人’的生活,告诉时代,告诉世界,甚至告诉历史,在某个历史时期,有一代人曾这样活着。”《猎原》与《大漠祭》践行了雪漠的文学追求。

2001320日,雪漠刚从上海回到武威,正好赶上市作协召开的《西凉文学》三周年座谈会,我应约也参加了该会。来自河西五地市(县)的作家和诗人们都为雪漠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会议休息时,我和分手时间长达十三个春秋的雪漠终于第二次见了面。在过去的岁月中,他默默苦耕,我忙于创作和编辑工作,中间时有几次长长的通信,一晃十几年就这样过去了。

此次相见,我们十分高兴。我对他说:“十多年前,我们曾在这里认识,称兄道弟!三个人中你最有成就。”他笑着回答说:“你也不少啊,要不是你为人做‘嫁衣’,不知又写出了多少好诗来。”这次雪漠跟我说,他收到了很多贫困山区学校的孩子们寄给他的信,说《大漠祭》是一本好书,但买不到,价格又高。他一定要到我家乡的山区学校看一看孩子们,并给他们捐送《大漠祭》和他存放的两千册图书,要我帮帮他,并要我把《沃土》编辑部照料一下,去兰州开完会准时按约定时间赶回我的家乡。于是我就去了兰州开会。说好的时间到了,雪漠带着给孩子们捐的两千多册书,到了我家乡的学校。我开完会也忙着赶路,谁知,高高的乌鞘岭上下了一场厚雪,三天无法通车。第四天当我赶到时,雪漠已到学校为孩子捐了书,然后就急着去北京开会了。

我们没有再见面,他把爱心给孩子们留下了。我深深地为他这种用爱心修炼的文德和灵魂而感动。

附录:

写给雪漠

俞中斌

一个平静的日子

就是公元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日

你生在凉州叫陈儿村的一个地方

好奇心中生长着童年

梦幻里播撒着清贫的理想

 

 

一个文学梦

造就一个西部少年的起飞

大漠风沙的月夜

苦难磨出了《大漠祭》

站在祁连山下河西的风沙线上

你是一个吹哨的领驼人

因为《猎原》与《白虎关》

一个人在唱命运交响曲

寻找一片青草地

 

 

苦难的路上

闭关静养修炼自己的灵性

曾经我与你第一次相识见面的握手

在《红柳》发芽的园子里

雪漠 海泉 时光

我们的六只手一举

放飞了第一只理想的燕子

寻求一个文学梦燃烧的青春

 

 

时过十二年

第二次握手在武威

在你闭关思索智慧的小屋

那个不透光的房子里

你默默打坐

我静静阅读

 

 

你立志写小说传播文化

我决心写诗歌唤醒灵魂

问茫茫长烟大漠

望巍巍祁连无语

以后你周转城市播撒文化文明

我越野山水寻找诗情呼唤灵魂

 

 

我们在春秋一年一度的日历上

一天一天翻开日子

在时间的人生日记本上

写满生活的历程

记录我们一路上的文字

超越时间维度的地平线

追赶下一个黎明的朝阳

 

 

雪漠文弟好久不见

宇宙时间的苍海里

人类地球家园的长河中

我与你都是因果善良大爱路上的信使

急匆匆赶路的过客

在探索智慧播种灵魂的路上

又会对人类文明做些什么

 

 

我们该第三次握手了

时间在向我们不停地无声呼唤

日月不催人自老

一河春水回不到从前

希望你伸出手

把相逢的日子最好选在

故乡一个迎春花开的春天

让我们见面握手时

在阳光下微笑

 

 

假若我们如果有一天

走在未来夕阳涌出红霞的路上

让一群含羞

成长绽放灵性的花朵们

站在大地母亲一样的怀抱里

向我们远去离开的身影

挥手告别……

 

 

  相关文章
2024-05-30 10:00
2024-05-03 21:57
2024-06-19 06:46
2024-06-13 21:42
2024-05-30 10:25
2021-09-22 05:46
2024-06-18 18:19
2024-06-19 06:43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