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雪漠禅坛 >> 雪漠禅坛 >> 正文

李雪花:听听这片红土的故事——湛江文化考察之行随感

2017-12-06 19:25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李雪花 浏览:33850698
内容提要:同为岭南人的我,对雷州并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因从未涉足,亦未曾探寻过它。此行,便有了另一种神秘的味道。

 

 

听听这片红土的故事

 

——湛江文化考察之行随感

 

 

\李雪花

 

 

一、走进岭南古郡

 

122日,随着雪师,我们来到了岭南古郡——雷州半岛。

 

同为岭南人的我,对雷州并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因从未涉足,亦未曾探寻过它。此行,便有了另一种神秘的味道。

清晨,载上我们一行人,大巴意气风发地驶向了路的远方……

 

穿行到雷州县城的小巷时,我们意外地见到了一些古老的交通工具。有同行便惊叹道,怎么像穿越到过去了?这里,似乎仍然活在过去的某一个时代。也许这是大陆的最南端,已到了“天涯海角”了,这个角落,似乎不经意地,就成了这样。它也定然经历着一场沧桑巨变,在某个变化的时刻中,与我们相遇了。

 

人来车往的小巷里,一片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路两边是杂货店,店门前偶有摆地摊的小贩,卖菜或是卖别的东西。穿梭的人流,夹杂其中,我们彼此擦肩而过,在川流不息中,我们慢慢走入了雷州。

 

头天晚上,大家相聚在湛江雪漠图书中心时,余叔还津津有味地,一边品茶,一边讲起他与雷州的故事。年代的久远,让记忆中的故事有些泛黄。在余叔激情喷涌的描述中,随着那些听起来有点诧异的故事,我们仿佛到了那个神奇的地方,那些彪悍的汉子,那些无奈的官员,还有那些不得不忍受欺压的乡民们,便鲜活在了眼前。也许,有了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这故事,更有些意犹未尽。

 

那么,这片红土,到底藏了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二、雷州的敬贤文化

 

 

大巴在雷祖祠前停了下来。一位热情的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祠院。眼前的建筑物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在淡淡的阳光中泛着岁月沧桑的味道。除了我们这一行人,来这里的游客不多,没有像大多旅游景点那样拥挤不堪,倒是多出了几分寂寥。

 

这里尊奉着被当地人称为“雷祖”的历史人物。导游是当地人,讲着一口雷州口音的普通话。在讲到雷祖时,他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激情的演说中,可惜,因为雷州话是很独特的一个语系——闽南语系——我没法完全听明白当地人心中关于雷祖的传说故事。在后来查阅相关资料后,我才得知雷祖被唐太宗诰封为“雷震王”,后人称他为雷王、雷神、雷祖,是一位先贤,他叫陈文玉。他是英雄、忠、孝、义的化身。

 

正殿里,供奉着雷祖,千年来,这位先贤默默地静坐在这里,守护着这方天地。那时的雷州多乱,因是多民族聚居,时有民众械斗。为了让老百姓和谐共处,减少纷争械斗,陈文玉也因此被推到了刺史之位。他治理雷州的贤德被后人广传。也许是少数民族的彪悍狂野让人闻风丧胆,曾经征战匈奴的李广,也被当地人幻想成了雷祖的结拜兄弟,供奉在侧殿之上。

 

在另一个传说中,陈文玉是得道高人,在众目之下白日飞升。那,如此说来,承载了贤德精神的陈文玉是老百姓心中的神了。由此,衍生出的雷祖民俗文化便多彩多姿,有换鼓求雨、打签问卜、上表祈福……

 

导游指着雷祖祠门前的一个巨大无比的鼓,说到,某年某月某日,民众在这里敲鼓祈祷时,天上原本飘着毛毛细雨,只要一敲这个巨鼓(下面还有无数个小鼓),雨便倾盆而下,鼓一停,又恢复到毛毛细雨,来回几次,均是如此,神乎其神。导游眉飞色舞地讲解着,讲到神异处,眼放异光,似乎又重回到了现场,目睹着那股悲悯众生的神力在兴风作雨。

 

雷神是牵动了这方老百姓血脉神经的神灵,是他们心灵的依怙。据资料称,在历史上,兽形是雷神的早期形象,后来,雷神的形象逐渐演化为半人半兽形。如《山海经》中:“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这时,我才缓过神来,想到了《西夏咒》里的那个与黑寡子斗智斗勇的雷神,可是眼前的这位雷神吗?

 

恰好,孙良俊同学手捧着一块蛋糕,伏于其上的是一个小动物,状似缩小的蜥蜴或是壁虎,正被雪师戏称为“龙”。这条小“龙”的出现,引发了我们很多的联想。

 

在雷州西湖边上,就有一个“龙门”,内供奉着龙王。龙门上有一副对联,赫然耀目:

 

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雄翔鵠路羽力千钧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有一种大力的象征。据说,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不知道雷州人如此尊崇龙王,是否也出于此因?龙王殿前,我心中默默给龙王顶礼,祈愿护佑这方水土,大力弘扬善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纷争,无数的血雨腥风,而刀枪暴力是无法化解的,时有械斗的那时,能抚慰民心的,除了一种治理能力之外,更多的也许是陈文玉的德行,一种善的力量。

 

被文天祥喻为“敬贤如师”的这片土地上,诸如雷祖祠等,通过纪念赞颂陈文玉的善德善行,千百年来,似乎已经不知不觉地影响了这片土地。直到今天,在雷州博物馆里,就有关于当代当地的一些乡贤利众的事迹,都被详细记录下来,作为“时代楷模”存放于馆内,供人参详。

 

比如说,其中一位老人叫麦家福,年近九旬,从59岁起自发组建起“乌石爱心修路队”,风雨兼程30载,从原来的6人发展成1700余人的“爱心大军”。他带领着团队,捐款修建村路700公里,建造桥梁12座,建筑爱心茶亭5个,为五保户、孤儿、残疾人义务投工捐款建房……等等。老人的故事,在我听来,感觉有点大德唐东嘉波的味道了!

 

想想,在这片曾经被喻为荒蛮之地的偏僻所在,有这样一位老人,毫无功利地带着众人默默做着一些事,还有许多像这位老人一样默默做事的人,并且还有无数读到这些事迹的人,都在薪火相传着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这其中,善文化的传承,必有其生命力所在。是这方人?这方土?这方神?还是什么……

 

 

 

三、从史诗中走来的民族

 

当了解到雷州人心中的敬贤事迹后,倒与我心中那些彪悍的民风有些格格不入。雷州文化是岭南四大文化之一,要了解岭南,雷州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镇。自古,岭南便被称为“南蛮之地”,这是个很形象的称谓,那些被贬到这里的名人豪杰,也是因了此地荒蛮未开化,才有了流放的意味。当时的雷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而今,雷州被喻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了数千年的洗礼和沉淀,那荒蛮,怕是早已成为久远的传说了吧?

 

博物馆的一侧,摆设有许多造型各异的石狗,这就是雷州有名的“南方兵马俑”。意外的是,馆内高挂着畲族的《高王歌》,细读来,颇有意思。

 

远古时,这里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深山老林,以狩猎为生。畲族就是“刀耕火种”的民族,他们在山上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们身上充满了“野”和“蛮”。而远在西部的匈奴们,也同样驰骋在草原与大漠,自由狂野。一南一北的他们都有共通之处——有着人类的野性基因。到后来,也有着与汉族相融合的相同命运。真不知,这是否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宿命?

 

畲族是百越少数民族中的一族,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王歌》讲了一个畲族起源的美丽传说,也讲了畲族后裔繁衍和后来的去向,是这个民族的史诗。关于盘瓠的传说,在《山海经》里,也有相似的记载。原来高王,就是狗头龙身的狗王(龙王),是畲族的始祖。畲族的信仰文化,也随之产生,影响着后世子孙。祖图是他们的图腾,每到某个重要节日,便会拿出来祭拜。苗族岜沙汉子独特的发型,中间留着的那条“护棍”,也是寓意着与祖先沟通的桥梁,这些都渗透着他们的祖先崇拜意象。

 

为了收集资料,我特将《高王歌》收录了下来,以备以后慢慢咀嚼:

 

笔头落纸字字真且说高王个出身

 

当初娘娘耳朵起先是变龙后变人

 

高辛娘娘耳里疼觅尽无有好郞中

 

百般草药都医尽后来出来一条虫

 

虫出来后盘蓝装皇帝日夜勤养繁

 

二十四味给伊食后来变身为龙王

 

番邦造反二三春杀尽无数好汉身

 

皇帝无奈出黄榜谁人退敌好招亲

 

高辛皇帝发谕时四门挂榜尽出示

 

谁人取得番王头第三闺女结为亲

 

龙王听知便近前收下黄榜在身边

 

便去番邦番王殿服侍番王二三年

 

番王乞伊伴身边凶星为祸也不知

 

龙王骗他心欢喜三餐食酒笑咪咪

 

番王食酒在高楼身盖锦被铺枕头

 

文武百官无防备即时咬断番王头

 

咬死番王游过海番邦贼子便赶来

 

刀枪好像林中笋不会过海个个呆

 

君无戏言实行真皇帝命女结为亲

 

第三闺女心不愿叫伊钟内去变人

 

变身楼内盖金钟规定七日能变形

 

那知六日皇后急看着个头未变成

 

第三闺女结成亲五年生了三个儿

 

去向皇帝讨名字好给天下传古记

 

亲生三仔很端正金銮殿上去讨名

 

大仔盘装刚姓盘二仔蓝装就姓蓝

 

第三儿子刚一岁正侍皇上赐名来

 

皇帝未赐雷先响金殿就赐伊姓雷

 

深房里面女一宫年纪十八正芳龄

 

招来女婿结夫妇皇帝也赐伊姓钟

 

      三男一女甚端正辅助皇上(在)帝京碟

 

后往潮州名声大流传世上有美名

 

龙王情愿不用田愿请皇帝赐给山

 

高田三丈免纳租都是皇帝国戚人

 

当初龙王无想长现在伊死各忧伤

 

古昔山林免交租现今应着交公粮

 

现在不比当初时受尽官家百般欺

 

当初住在京城内护幼扶老乐天年

 

头是狗王身是龙好讨皇帝三女宫

 

皇帝也借第三女养出盘蓝雷子孙

 

殿内居住又三年龙王情愿去分山

 

乃因打猎给羊撞给伊吊死在岩边

 

龙王吊死在岩边七日七夜觅不见

 

身尸挂在古藤上求神问卜正寻得

 

广东路上一穴坟迸出盘蓝雷子孙

 

京城人多观觅食迁入潮州凤凰村

 

徙入潮州凤凰山住在潮州很多年

 

自耕山园免纳税种上三年变做田

 

凤凰山头一块云无年无月水纷纷

 

高山种作无好食无有米票去换银

 

广东路上已多年蓝雷二姓去做田

 

高山做田无好食赶落别处开田园

 

去到别处去开荒福建浙江还是山

 

开山做田无纳粮四处奔波靠天年

 

蓝雷讲话各人知三姓相好莫相欺

 

      有事从长来计议莫可传讲尔又欺(玺)

 

盘蓝雷钟好结亲都是广东潮州人

 

今日三姓各处去好事照顾莫退身

 

三十年歌纸尾烂流传世上仔孙看

 

这曲流传了数千年的民族史诗,让我心中的岭南瞬间有了一种不一样的生命力。传说已不仅是传说了,它是一个民族的魂,更是一个民族的根,深深地扎根在浩瀚的历史长河。而远在另一端的匈奴人,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留下自己的东西,于是他们成了一个迷,更像是偶尔刮过的一阵劲风。我想,当初,编下了狗王故事的那个人,他定然不知道,自己忽然的灵机一动,煽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

 

 

 

狗王的故事留传下来了,狗王的子孙也走向了世界。当初的狗王,怕是绝没有想到,他的子孙们有了后来的命运。当初的他,也许只想找个世外桃源的山林隐居,也希望子孙后代从此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所以不要田地要高山,至少不用被迫着纳税交粮。可后来,官家也管高山了,也收粮了。生活本就不易,看天吃饭的勤劳人们,被迫着离开家乡,远走他方,走进了大千世界。可,走进大千世界的他们,却终究没有走出自己的命运。

 

关于狗王的故事,正如展馆内结束语说道的那样:“一尊尊野性的石刻,凝固了先民的苦难与祈祷,蹲踞于村边路口,演绎创世的神秘与威严。几声犬吠,自封面发黄的《山海经》传出,汉越融合史上的阵痛与悲欢,鲜活了雷州版的炎黄与盘瓠……”

 

在后来的汉越融合中,发生了很多故事。他们的心灵,定然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他们躲在历史的角落,历尽沧桑却无法诉说。今天,当我们翻开《野狐岭》,翻开《匈奴的子孙》,也许多少地能发现他们的踪影……

 

 

四、继续走

 

走出石狗文化博物馆,我们又融入了川流不息的人群,路在脚下,延伸开来。迎面,荡来丝丝微风,吹散了阴霾。雷州西湖边上,除了龙门、苏堤,还有十贤祠。那里,文人骚客,大咖云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很多的故事,也汇聚了无数的精英,星星火种,传下了不灭的文化基因。

 

短短数小时的游历,仿佛在历史与当下之间穿越,忽有种生活比电影更精彩的感觉。瞧!忽然间走进一方水土,它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巨大的画卷,你来不及惊讶的时候,已经被它震撼了。

 

来和去,瞬间已成了回忆。转身,我们又随着雪师走进了一家书城。在书海的徜徉中,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种东西一直在激荡着人类的心扉,那也许就是永不停歇、永无懈怠的步伐吧!

 

 

【回放】雪漠系列讲座展播(扫码观看)

  相关文章
2013-12-09 13:01
2017-12-11 07:02
2017-01-21 15:16
2014-03-24 04:09
2018-12-19 08:39
2017-11-04 07:44
2017-07-10 10:44
2019-03-08 17:24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