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阅读 >> 文化部落 >> 正文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从汤霖家训看汤用彤、汤一介的家风传承

2015-09-18 10:08 来源:www.xuemo.cn 作者:赵建永 浏览:44288524
内容提要:“事不避难”与“义不逃责”连用,强调面对困难,只要合乎道义,就不要推诿逃避,职责所在应当仁不让。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从汤霖家训看汤用彤、汤一介的家风传承

 

\赵建永

 

  家风是世代累积形成、影响家庭成员德行的价值观念。从汤霖、汤用彤到汤一介一门三代的家风传承,正是优秀民族文化薪火相传、辉光日新的一个缩影。

  汤氏家训主旨

  汤门乃书香世家,汤霖(号颐园)是其家风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与文廷式等维新骨干为同科进士,为官清正,民誉“汤青天”。因支持变法而罢官后,他创办新式学堂,弟子成材甚众。19116月,汤霖子弟为其庆贺61寿辰,画家吴本钧绘《颐园老人生日宴游图》纪此盛况。汤霖为之题跋,字字珠玑,凝铸了汤氏家训门风的精神内核。

  汤霖题跋自述平生志业,融会国学精义的为学大要,凸显出其做人处世之宗旨,为汤氏家风奠定了基调。“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为全篇文眼,可谓中国传统士人的风骨。“事不避难”与“义不逃责”连用,强调面对困难,只要合乎道义,就不要推诿逃避,职责所在应当仁不让。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则是一种大道至简的修身方法,指安心当下所处的地位,过简约自然的生活,并努力做好自身应做之事。如此才能无欲则刚、各得其所、无所羁绊、无所不适、无所不安。汤霖传下的这种家风,表现了“士”之担当与儒家气概,深刻影响了汤用彤和汤一介一生的立身行事。

  家风传承的世纪之约

  汤用彤为人为学一直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准绳。国史研究中,最艰巨者是印度佛教传入后的中国化过程。汤用彤苦心孤诣,15年如一日著就《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解决了佛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历史难题,为总结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做出可贵探索。他更将家训奉行于工作生活中。抗战后,北大面临复校北归的艰难处境。汤用彤虽然想一心治学,不愿卷入行政事务,而且健康状况堪忧,但他还是毅然出面主持校务,保护学校,迎接解放,领导北大度过了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为新北大的开辟呕心沥血。他暮年虽长期卧病,但仍教导后学,笔耕不辍,并写下“虽将迟暮供多病,还必涓埃答圣民”,以表其愿。

  作为国学的传道者,汤一介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引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他在耄耋之年出任总编纂,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承担起《儒藏》这一规模超过《四库全书》的“盛世工程”,并常以此家训与后学共勉。与其父一样,只要身体许可,汤一介就总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认为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临终前还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为《儒藏》工程尽力。”与其父相比,汤一介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处在民族复兴的大时代,他顺应历史潮流,尽其所能,为文化建设殚精竭虑,用一生践行祖训,诚可谓“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

  汤霖希望为国为民立德立功立言,因此其跋中说“有所责不可逃也,有所事不可废也”。他虽并不在意“寿之修短”,但仍以未能建功立业为憾。他很留意中外学术的源流兴失,因此把子女都送入新式学堂,望其学有所成。汤用彤在回忆父亲时说:“先父雨三公教人,虽谆谆于立身行己之大端,而启发愚蒙则常述前言往行以相告诫。”汤用彤、汤一介父子相继走上“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道路,与其家庭教育背景密不可分。

汤霖请人把《颐园老人生日宴游图》制成卷轴,传之儿孙,无疑是极好的亲情见证与家风熏陶。汤用彤兄弟后来请樊增祥、欧阳竟无、柳诒徵诸师友题诗其上,书法、辞意俱佳。该图由汤一介保藏下来,以寄追远之思,又请启功、欧阳中石、范曾等名家续题其上,还请荣宝斋将原作复制,分赠亲属和家乡汤用彤纪念馆。

——刊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0918日 第 07 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2016-01-06 11:22
2019-11-18 10:03
2015-07-30 08:51
2014-05-02 00:11
2019-04-29 10:13
2018-10-17 09:38
2015-09-05 04:08
2015-03-21 08:14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