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手机版    
雪漠禅坛 文化新闻 雪漠作品 息羽听雪 亦新红尘 香巴论谈 域外传真 散文随笔 English
视频专栏 名家视点 雪漠行思 涂鸦小品 文学朝圣 学术研究 大千世界 创意写作 香巴书轩
【公告】
【雪漠心语】


微信:雪漠藏书专卖
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香巴文化研究院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聚焦 >> 繁體板塊 >> 正文

《白虎关》为中国西部农民造像

2011-06-06 08:14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作者:《 中华读书报 》 浏览:67958763

   本报讯(记者 夏琪)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作家出版社、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联合召开的雪漠长篇小说《西夏咒》、《白虎关》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白虎关》与《大漠祭》和《猎原》一起,构成了“大漠三部曲”,是作家雪漠用20年为中国西部农民造像的精品力作。

    雪漠捡起来的,是萧红的精神,也即对民族精神的探讨。评论家陈思和说,读《白虎关》时首先想到了萧红的《生死场》。小说是在写绝境,故事中3位女性的绝境,象征着今天全球化的“白虎”当头。有专家称,《白虎关》是对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反思之作。小说关注的不仅是西部人的生存方式,还想通过对特殊的西部生活与境况的描绘,体会与揭示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评论家雷达谈到,《白虎关》是一部生命体验饱满、细节描写精彩的作品,写生存的磨难和生命力的坚韧,闪耀着人类良知和尊严的辉光,非常耐读,坚实有力。雷达还谈到,在当下文学叙述腔调日益趋于一致时,《白虎关》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更为鲜明,质朴而含意浓厚的西部方言以及西部人简练而直率的言说方式,使人们能获得一种新的审美感受。

    《西夏咒》融历史与当代、现实与梦幻于一体,渗透了作者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一面世,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响应,自发组织了“读书会”、“读书沙龙”、“文化论坛”、“研究中心”等等,研讨、访谈、对话等活动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热潮。

转载: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1-05/25/nw.D110000zhdsb_20110525_6-02.htm?div=-1《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25日   02 版)

  相关文章
2020-06-02 19:25
2011-06-13 10:26
2011-04-29 10:53
2015-08-09 08:56
2016-02-02 06:22
2015-10-09 16:19
2011-09-30 17:21
2015-11-20 08:11
 

 

雪漠推荐

 

粤ICP备19153203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690号